[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奔小康 看老乡:南理工经管学院开展脱贫攻坚实践

2020-12-09来源:钟声网作者:人民日报社•人民数字审核人:游鹏编辑:葛玲玲阅读:202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由本科、硕士、博士组成的“兰杉小康”调研团,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走进花木产业大棚、种植示范基地,看产业富民新模式;走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看老乡小康生活新变化。调研团通过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为沭阳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贡献南理工力量。 

  

走进产业园,看“花木产业+电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调研团成员先后走进了黄杨种植大棚、章集街道鲜切花基地、耿圩多肉植物产业园、苏台花木产业示范园、颜集镇堰下村电商一条街、中国淘宝村——新河镇周圈村等地,深入了解花木繁育、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情况,详细询问相关配套物流、拉动就业、产生的经济收益。规模化种植、全产业链配套、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都让“小盆景”卖出了“大门道”。 

走进培育大棚,随处可见支起手机直播的主播,“家有黄杨,黄金万两”“点击右上角关注,主播教你学种花”,热闹的声音此起彼伏。调研团成员与他们亲切交谈,并填写了调查问卷。“电商培训中心”“共享直播间”扶持与创新层出不穷,让沭阳花木网络销售额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沭阳以就业和产业扶贫,按照“一乡一主打产业、一村一特色品牌”的差异化发展思路,以产业为基础,以电商为媒介,以创业为渠道,打造了茆圩草莓、章集鲜切花、十字菊花茶等多个特色产业,截至2019年底,已经实现全县23万低收入人口的全部脱贫,5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退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通过对沭阳花木产业经济调研收集的数据信息,调研团队成员结合经济学理论反复分析讨论,围绕“原产地保护”和特色品牌建设,为提升“沭阳花木”品牌实力、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等提出理论支撑建议,助力沭阳花木产业创新升级。 

  

走到田地头,看产业扶贫助力百姓走向小康新生活 

调研期间,调研团成员走进田间地头、生产工作大棚,与当地村民一同劳动,体验劳动艰辛,并同他们拉起了家常,询问了他们的工作时长、工资福利、衣食住行、生活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情况。 

“之前在外务工,收入不高,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工作,还可以照顾孙子,何乐而不为呢?”“步行三分钟就能到家,工作也不累,冬天在大棚里工作还暖和哩,家人也在厂里工作,现在生活是越来越来越好了。” 受益于沭阳县花木产业蓬勃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百姓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也吸引着大批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带领百姓走向小康新生活。 

“沭阳行”实践活动通过田间地头走访老乡,见证了沭阳人民脱贫致富阔步迈向小康生活的希望,见证了沭阳花木产业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生机。同时,激励南理工经管学子们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把论文写祖国大地上,助力沭阳谱写“强富美高”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