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飞:从“天生我材”到“人尽其才”

2020-11-18来源:理学院 作者:李鹏飞审核人:李涛编辑:李英阅读:5772

中国共产党南京理工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为此,学校构建以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为特征的“321”人才培养模式。置身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我有一些体会: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每一名学生对自身未来的价值期许。习近平总书记用“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勉励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彰显“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特征,首先要能够激发学生强烈、恒远的成才意识。为此,一要永葆红色基因,坚持为党育英才,把握和运用“事”和“化”、“时”和“进”、“势”和“新”的关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二要秉持“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的理念,牢牢把握“三自教育”的内涵与规律,由学校为学生提供按模块、按类别的课程开设方案,学生自行“挑拣”,自主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激发学生为国做栋梁的成长正能量。三要立足学校文化一脉,瞄准“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传承“献身”精神,培育“奉献”情怀,让南理工学子皆有“敢为人先”之时代风貌,俱备“引领未来”之世界胸襟,踔厉奋发,不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之澎湃青春。

“人尽其才”是“3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集中体现为学生成长成才“一个都不能少”。在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工作中,学懂用活辩证唯物主义是关键。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知其“固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要彰显“个性化培养、多元化发展”特征,还要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解决人才培养的实施对策问题。为此,一要统一思想,认识到“立育人之德”和“树有德之人”的有机统一,深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用习近平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谋划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把握理解“十大育人体系”,在相关育人体系中充分发挥优势,切实助力课程育人和科研育人。二要准确理解“三阶段、两类型和一人一方案”的内涵是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专业需求不同、学生个性化差异,拓宽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由此,给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带来的新要求、新课题,我们需要提前研究,整体考虑,顺势而为,树立品牌。三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业务指导,提升他们在课程新生态、教学新气象和学业新航道中的处事攻关能力,支持他们承担、参与理论研究和课程教学。落实辅导员、班导师、本科生导师和任课教师的四轮齐动,避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本科教学管理“两条线、两张皮”。

从“天生我材”到“人尽其才”,我们首要乐于、再要善于、更要精于构建大思政和大教学的大协同,形成结构性合力,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帮助新时代每一名大学生实现其最大的价值归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