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专访科学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赓

2020-06-12来源:科学技术研究院作者:王赓审核人:编辑:李英阅读:2640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部门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主要工作安排,请谈一谈部门落实相关目标任务的计划举措。

王赓2020年是《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要走“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强国强军之路。科研院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按照“构建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的思路,加强顶层设计,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聚焦科技创新,完善创新体系,推动科研高质量发展。

顶层设计,做好“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在全面梳理、总结学校“十三五”科技工作的基础上,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两个强国”建设、科技强军和“强富美高”新江苏,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凝练军、民品科研重点发展方向,培育新兴和交叉学科方向,布局重大创新项目,推动学校科技工作向高质量发展,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简政放权,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国家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政策精神,强化科研人员主体作用,全面实施科研“放管服”改革。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放宽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自主权;优化科研管理流程,简化科研报销、采购手续;破“五唯”,完善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提升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科研服务水平;推进科研诚信建设,营造健康的科研生态。

统筹布局,推进高层次科研平台建设。围绕核心团队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做“实”校内科研平台。重点做好GF重点实验室重组优化论证工作,围绕特色优势学科,争取建设GF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科重点实验室。围绕重点学科布局,做好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省部级科研平台申请和验收工作。

聚焦聚力,谋划培育大项目、大团队、大成果。围绕学校“1+3+6+N”的学科布局,加强科研核心团队建设,加快培育医工结合、智能DY、智能制造等学科交叉新方向的创新团队。积极谋划争取国家重大工程、基础加强、前沿科技创新等重大重点项目。面向核心团队和重大重点项目配置优质科技资源,加大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集中力量在优势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事业改革发展。

王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科研院一方面坚决执行学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组织科技成果用于疫情防控,支持科研人员开展抗击疫情科研攻关,做好疫情期间科研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贯彻国家最新科技政策精神,修订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科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

组织科技成果应用于疫情防控。学校科研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研发用于抗击疫情的产品。陈钱教授团队紧急研发了“人体体温异常检测热像仪”,杨健教授团队研发了“基于人脸感知的智能体温检测系统”,两个产品分别在学校一号门、致远楼以及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科技厅等单位投入使用,为学校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支持科研人员开展抗击疫情科研攻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科技攻关抗击疫情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学校自主科研中设立抗击疫情应急专项,包括应急装备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应急管理研究三类项目。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全部在线上开展,共立项24项,资助经费约300万元。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科研工作。按照“线上线下同进行、业务保密两不误”的原则,先后发布了《疫情期间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办事指南》和《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研工作的通知》,鼓励科研人员居家开展科研活动,利用科研信息系统做好科研业务网上办理;同时要求严格做好保密工作,确保“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对在研重大重点项目受疫情影响情况进行了摸排,针对部分项目试验无法按计划开展、外协任务不能按期完成等困难,积极组织课题组调整工作计划,帮助协调解决困难,确保年度任务按时完成。

转变管理方式,提升科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疫情期间,完善了科研信息系统功能,新上线科研用印网上审批模块,开展科研项目线上申请、网上评审等工作,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科研“放管服”改革,取消了纸质科研经费本,实现经费拨款“不跑腿”,为科研人员减“负”;贯彻落实科技部、教育部关于破“五唯”等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精神,组织编制近60个二级学科的学校高质量期刊目录,在考核中取消SCI论文数量、专利数量等指标,组织学院开展“十四五”科研重点发展方向论证。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校发展情况,请谈一谈本单位牵头编制相关领域“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思路。

王赓“十三五”期间,学校主动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优势科研领域和方向,持续巩固“立体兵工”国防特色,高层次科研项目亮点纷呈,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频出,科研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全国创新争先奖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15项;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工信系统、兵器行业和江苏省首位获奖者。首次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承担了一批重大型号、重大专项、前沿科技创新、基础加强、重大仪器等重大重点项目,2019年科技活动经费突破19亿元。

 “十四五”是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的重要时期。学校科技工作要始终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向,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导向,以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为目标,围绕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做好谋篇布局。全面推进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流科研水平提升工程”,努力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持续、跨越发展,为加快推进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强化基础研究,着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基础研究是学校科技发展的源动力,围绕三大优势学科群和新兴交叉领域,布局一批重要创新方向,鼓励科研人员瞄准重大科学难题、学科前沿开展前瞻性研究,并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鼓励科研人员从应用研究和工程研制过程中提炼关键共性科学问题,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在应用研究中的转化,促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有机衔接。尊重科学突破的不确定性规律,弱化短期考核和指标数量考核,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引导科研人员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十年磨一剑”产出“从01”的原创性成果。

整合优势资源,着力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围绕学校“1+3+6+N”的学科布局,制定科研平台建设规划,加强科技资源整合,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内涵清晰、层次分明的国家、省部和学校三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兵器、化工、材料、信息等领域,加快培育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在其他学科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高校文科实验室和高端智库等,使科研平台真正成为凝聚科技力量、培养创新人才、产出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

加快培养聚集,着力打造领军人才和团队。推进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以重大科研项目为牵引、高水平科研平台为支撑,加强核心科研团队建设,重点培养一批能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围绕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打破科研团队组建和发展的制度壁垒,组建跨学科、跨学院灵活开放的科研团队。制定措施,持续支持学校科研领军团队建设,加快后备科研领军团队和新方向团队的培育,使每个学科领域都有若干个核心团队支撑。

拓展科研方向,着力培育重大科研项目和标志性成果。贯彻“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理念,抓住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机遇,进一步巩固国防优势,在先进FS、高效HSHN材料、导航ZDJY光电等领域承担一批重大重点项目,打造学科高峰。围绕服务“两个强国”建设,抓好智能制造、先进材料、工业物联网、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的研究,树立民品科研优势方向。加强前沿技术和学科交叉新方向培育,积极拓展医工结合、JS智能等方向,推进理工文交叉研究,形成一批特色研究方向。建立重大成果培育库,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培育,产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科技成果。

优化体制机制,着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技术转移体系架构,加强专业化技术转移队伍建设,放宽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强化以“用”为导向的专利成果培育机制,完善科研成果信息发布机制。遴选一批优秀创新成果,引导企业参与深度研发,提高成果熟化度,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