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进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措并举打造抗疫“云思政”

2020-03-18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李江审核人:李军编辑:李英阅读:907

2月24日,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之时,学校以特殊的方式开学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学校“延期不延教,延期不延学”的要求,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多措并举打造抗疫“云思政”。目前学院35名老师承担本科生的4门必修课78个教学班、3门选修课3个教学班全部正常开课。

把抗击疫情作为生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去年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治理实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思政课程最为鲜活生动的内容和教材。学院全体教师及时收集整理抗击疫情的各方面素材,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教学课堂思政。“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刘琳老师在全院范围内组织教学团体,反复研讨,精心设计,组织文稿、PPT,录制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微课。微课结合大家熟悉的“抗疫”故事,一方面安抚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就“抗疫”中的制度优势、治理效能和中国精神等进行讲解,特别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刻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和重大挑战”,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和困难,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微课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所有教学班的第一课进行播放,并组织同学们开展讨论,反响热烈。

在其他思政课堂,老师们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把抗击疫情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感人故事和共克时艰、敢于胜利的抗疫精神及时有效融入网络思政课堂,让广大青年学生体会家国情怀、接受思想洗礼,引导同学们在战“疫”中涵养青年责任与使命担当。


艺术元素与思政课程的碰撞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马千老师素有“南理工都教授”的美誉。作为江苏省“领航·扬帆”计划的培养人和学院“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马千老师本学期担负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文化素质选修课“艺术与美育”的教学任务。在开学前两周,马千老师就全面启动了网络课程的准备工作,包括超星学习通客户端的使用,每门网络课程的门户建设,各章节的内容建设,还有大量的视频剪辑工作。尽管课程任务较重,对学习通、QuickTime、iMovie等软件技术未完全掌握,马千老师通过网上查询和自主学习,不断摸索和实践,克服各类困难,现在已经在工作中熟练掌握了网站建设、视频编辑、网络直播等技术,全部应用到了网络教学当中。正式开学后,马千老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平台,开启了全方位多途径的网络课程,进行课堂签到、章节测试、在线讨论等教学活动,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认真完成网络课程的各项任务点,并在讨论区积极发言和互动。除了建立了教学QQ群,即时的点对点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外,马千老师还利用个人微信公众号“南理马千”,分享部分教学信息和资料,作为网络教学的有效辅助,充分发挥不同平台各自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3月16日,马千老师开展了以“弘扬中国精神,坚持改革创新”为主题的网络直播公开课,运用艺术思政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作品的赏析,把艺术元素引入思政课堂,让学生生动地体会什么是中国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收到良好的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


从“利公达人”到“直播达人”

作为学院首届“利公达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新义老师心中一直挂念着学生和教学工作,他讲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每一位大学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具有重要作用。开学前夕,根据学校和学院下发的通知,张新义老师迅速与教研室其他教师就在线视频内容、辅助资料、课程考核方式、成绩组成、课业考勤等具体细节进行了沟通讨论,并结合自身实际,采用“雨课堂在线直播+QQ群”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作为一名老同志,张老师不怕困难,勇于尝试,积极参加学校和学院及教研室组织的平台培训,克服众多建课和授课技术方面上的困难,积极投身网络课程开发,确保自己按照原定教学计划顺利开展线上教学。在网络授课中,张老师组织学生在学习通平台复习知识点、在线讨论、布置课堂作业,在雨课堂平台上组织课中扫码签到、实时答题、答疑弹幕、数据分析等,将MOOC、手写录屏、视频、语音、PPT展示等熟练运用,提供丰富的课程互动手段,各类在线平台操作也是熟能生巧,成为一名“在线直播达人”。



发挥集体的战斗力

为使广大同学能在特殊时期上好思政课,作为全国高校第二批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充分发挥人员力量强,中青年骨干多的优势,组织多次线上集体备课,对课时方案、录课方式、课程学习、题库建设等进行热烈讨论,审慎把握教学材料,精心打磨教学方案,分工协作,集体录制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线上“概论”课堂。教研室坚持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依托学校提供的线上教学平台,按教学计划录制教学视频,严把教学质量关,并依照学科特点开展“读原著、悟原理”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

教研室全体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为同学们开拓多元立体的线上思政课堂。青年教师孔妍去年刚刚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她认真准备教学内容,积极学习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努力完成课程录制、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遵守教学规范、维护教学秩序、营造教学气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线上教学平台发布多个与课程相关的讨论主题,与学生及时互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在防疫斗争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思政课的铸魂育人功能。

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李京京老师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名新老师,这学期刚刚上马原课的她面临不小的压力。李京京老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24字要求,努力在抗“疫”中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备好每一次课,引导好每一次课堂讨论,回应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困惑,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开学前,李老师根据线上教学教育主体时空分离导致的教学效果反馈不及时、缺乏直接情感互动等特点,将线上教学的筹备重点放在提高视频课程含金量、组织好课堂互动讨论两方面。在提高视频课程含金量方面,李老师学习了大量全国高校的马原课程线上慕课,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授课逻辑、课堂设计、声音语速、画面观感等全面总结听课感受,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视频,力求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改善学生听课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在组织好课堂互动讨论方面,李老师依托超星平台,重点做好“精心准备讨论主题,适时发布课堂讨论、及时反馈学生发言”三个环节,同时依托QQ群开展更广泛的交流互动,以期与学生拉近情感距离的同时潜移默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课堂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抗“疫”过程中党中央对内对外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结合马克思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和抗“疫”过程中90后、00后的担当作为,激发学生抒发内心感受,表达自身的职业理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