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荣光·书奋进之笔】专访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院长柏连发

2021-12-21来源: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作者:柏连发审核人:李涛编辑:曹佳音阅读:2597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也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奋进之年。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踏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勇担使命,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日前,校党委宣传部推出“承百年荣光·书奋进之笔”系列专访,邀请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结合规划的实施,畅谈本部门“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建设思路和发展举措。以此进一步提升南理工人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在全校营造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良好氛围。

记者:目前,学校“十四五”规划已编制工作已经完成。作为电光学院的院长,请介绍一下电光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建设思路、方向与重点是什么?

柏连发:电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党政班子统筹谋划发展布局,协调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分析学院当前的三方面问题、研判面临的四方面新形势基础上,提出了办学远景目标:到建校一百周年之际,把电光学院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明确了“十四五”发展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面建成“多元化、国际化,国内一流研究型学院”,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取得阶段性成果。

未来五年的建设思路: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向,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履行“培育杰出人才,打造国之重器”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起点学科建设为导向,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主线,以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品质国际合作办学为依托,以发展贡献度、师生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为标尺,推动办学事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立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宽面向、更具特色、更可持续的发展机制,为“两个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未来五年的重点方向: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立德树人收获新成就,“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六大电光”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强势工科建设实现新发展,光学工程学科优势更加突出,电子信息学科群特色更加鲜明;科技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在若干领域瞄准关键技术,加强原始创新,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院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师生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高;党的全面领导产生新效能,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办学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在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和服务国家战略上,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动摇的作用。

记者:请您谈谈电光学院将通过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确保“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的完成?

柏连发:“十四五”规划不应该仅是一张精美蓝图,更应该是未来五年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规划要落地见效,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关照到师生期盼和关切,凝聚起师生智慧和力量。

一是规划编制坚持高标准,统筹兼顾,凝聚共识。学院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学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格局与突破》,邀请职能部门专题研讨,先后3次召开学院学术委员会、学科专业负责人、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张骏书记、付梦印校长、陈钱副校长4次来学院专题调研指导,对“十四五”规划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心聚力的思想交融过程,确保了规划的方向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又充分接地气。

二是规划方案力求高质量,体系完备,路径清晰。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共4个部分、16个篇章,16800字,规划了56项发展指标,提出了实施一流学科建设突破工程、一流人才培养突破工程、一流科技创新突破工程、一流师资引育突破工程、一流开放办学突破工程、一流办学条件建设工程、一流党建创优领航工程7个方面重点举措,制定了完善治理体系、守护精神家园、建设平安学院3个方面保障措施,为学院未来五年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三是规划执行确保高效能,协同推进,落实落地。我们建立“院长书记牵头负责、班子成员领题责任、内设机构分解落实、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规划执行机制,形成“发展规划有宣贯——重点任务有部署——指标分解有清单——项目督办有反馈——执行成效有考核”的完整工作链条。要开展一轮“十四五”规划宣贯,要分解规划指标,实行项目制推进,列入绩效考核,挂图作战,加强督办,落实到每一年度,落实到系室团队,落实到每个岗位。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请谈谈电光学院将在学校“十四五”期间发挥怎样的作用?开局之年重点推进哪方面工作?

柏连发:电光学院办学68年来,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积淀了“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电光精神。“十三五”以来,学院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了贡献。“十四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办学主力军作用,为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服务“两个强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我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在学科专业建设上担当重任,为建设强势工科、一流本科输送“电光动力”。围绕“四个面向”,突出国家战略需求、人才培养需求、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求,做优电子与信息学科群,做强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探索新兴交叉学科方向和创新平台,建设微电子学院。锚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打造电子信息类优势专业品牌,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辐射面和协调性,为学校“1+5+10+N”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重点发力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完成材料撰写与申报,在近期公布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光学工程学科名列第六位,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学科进入前20%,可对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有较好预期。同时,组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接受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顺利通过,组织申报电子信息博士专业学位点并获批,实现了学校“零”的突破。

二是在人才培养上先行先试,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电光方案”。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进一步完善“六大电光”育人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打造多元化培养、个性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国际合作。深化课程思政,探索课程思政的体系设计、内容构建、方法运用和师资培育等长效机制。建设若干一流教学团队,完善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为学校一流人才培养工程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赴一流大学开展课程思政调研,召开课程思政建设专题会议,推进课程思政专业全覆盖,入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持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夺得中国“互联网+”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全国特等奖1项。持续提高招生就业质量,研究生招生推免生录取比例达68%,优质生源92%,本校生院80%,2021届本科升学深造率达到61.42%,一次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为93.91%、研究生为95.91%,超额完成学校下达指标。加强教学研究与成果总结,入选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特等奖1项(已进入答辩阶段),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4部、江苏省“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立项2部。

三是在科技创新上精准发力,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电光智慧”。聚焦强国强军,拓宽服务面向和科研方向,整合优化科研团队,向“陆海空天信”以及民用关键研究领域拓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在新兴交叉和未来技术领域加大前沿基础研究,争取原创性成果。发挥光、电多学科优势,瞄准国家高层次重大项目开展科研攻关,培育领跑方向和领军团队。优化科研管理模式和架构,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加大科研平台成果产出,培育国家级平台,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对学院9大科研方向负责人进行考核与调整,整合科研资源,巩固传统领域,向新兴交

领域拓展,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重点支持项目1项,参与付梦印校长科研项目荣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

四是在高端人才引育上主动作为,为支撑人才强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电光梯队”。探索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发挥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引领作用,全力支持院士、“长江”“杰青”等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四青”人才规模,带动学科群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今年以来,持续开展“电光增辉”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发布《电光学院师德师风倡议书》。加强青年领军人才培养,2人入选“青年长江学者”,新晋教授职称5名。培育优秀教师典型,“光电成像与信息处理”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矢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事迹被《新华日报》报道,辅导员张海玉荣获“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全校唯一),入选“全国最美辅导员”。

五是在党建“双创”上深耕细作,为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贡献“电光经验”。深化推进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健全“1+2+4+8+16”电光党建创优体系,覆盖3个一级学科,辐射教学型和科研型单位及本科生、研究生4类群体,凝聚“十四五”发展的中坚力量。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完善“四个共同”融合机制,推进“四个层面”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今年,学院培育1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并指导1个本科生支部创建“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取得决定性进展,准备迎接验收,培育教师党支部申报第三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和“江苏省党建样板支部”各1个。创建过程中打造了若干特色品牌,凝炼了《树牢三心理念,推进四面融合,打造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标杆学院》典型案例,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探索了经验。

开局之年,我们快速启动,抢夺先机。未来几年,是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时期,我们全体电光人将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在“双一流”建设中奋力开启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新征程。


      院长简介:

    柏连发,电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目标特性、新型光电成像探测、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主持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防重点预研项目等10余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件。作为主要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9项以及教学成果奖3项。现任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专家组专家、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委会常委、《红外与激光工程》副主编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