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综述系列报道我校冯章启团队“自持续生物电子”新进展

2025-04-23来源:化学与化工学院作者:冯章启审核人:汤永兴编辑:葛玲玲阅读:17

近日,我校冯章启老师受邀在Nature综述期刊Nature Reviews Electrical Engineering上以题为“A bright future for self-sustainable bioelectronics”发表前瞻性观点论文,表述团队近年在“自持续生物电子”领域做出的技术和理论贡献,并展望“自持续生物电子”在生物医学和电子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南京理工大学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冯章启教授和香港城市大学Steven Wang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金飞博士后为第一作者。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4287-025-00164-8

生物电子具有独特的生理同步性,其电子参数能与生物系统不断变化的生理状态保持高度一致,可满足细胞/组织发育必需的功能时变需求,为慢病治疗、电子传感、脑机接口提供了一种可持续解决方案。然而,传统认为生物电子是一种单向电刺激方案,细胞/组织被动接受外源电信号并做出适应性生理反应。然而,作为生物个体,细胞/组织的“自主意识”在生物电子作用进程中并未得到充分认知。

鉴于此,我校冯章启团队近年来通过开发自发电生物材料和微纳结构器件,首次发现了生物电子与细胞/组织间的双向互作现象,并提出了“自持续生物电子”理论。即细胞/组织可根据自身发育需求,通过调整黏着斑、细胞骨架和组织形态,自主调节自发电生物材料和器件电子参数,从而形成一个时变型的生理微环境闭环调节系统,用以获得最佳的细胞/组织发育电调控效果。基于“自持续生物电子”理论和技术,团队相继在阿尔兹海默症、神经性疼痛、药物难治性癫痫、中风、组织再生、生物传感、电子皮肤、干细胞操控、器官芯片、无线脑控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为下一代集智型生物电子材料和器件开发奠定了前瞻性理论和技术指导。


图1自持续生物电子与生物系统之间的双向互作。


上述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302406,82472159,52303186,51773093),以及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科研重大基础研究专项(30920041105)的大力支持。同时致谢东南大学数字医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王婷教授团队给予的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