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理”担当⑥】吴会肖:勇立创新潮头,铸就智能“长城”

2024-11-19来源:宣传部作者:谭湘泓 吴会肖审核人:卢晓云编辑:陈育凡阅读:551

【编者按】在71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京理工大学始终传承“哈军工”优良传统,坚持“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大批两院院士、将军和治国栋梁等知名校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为了进一步发扬南理工精神,彰显南理工校友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刻苦攻关的坚韧意志、勇立潮头的创新能力,党委宣传部特推出“强国‘理’担当”栏目,通过展现部分校友的奋斗历程,号召广大师生校友携手共进,共同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引擎低沉的轰鸣声在空气中震响,伴随着一缕尾烟划破寂静。她轻拧油门,踩下踏板,飒爽的身姿如一道黑色闪电般冲向前方。这是长城SOUO灵魂摩托的试车现场,车手正是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1级校友、 长城汽车CTO(首席技术官)——吴会肖。

大学毕业到进入长城汽车的20年时间,她从初入职场的年轻工程师逐渐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领袖,工作内容横跨内外饰开发、供应商质量管理、市场研究、产品企划、技术中心、商品战略、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关关难,关关闯;样样学,样样精。如今,吴会肖更是以中国汽车行业首位女性CTO 的身份,用丰富的跨领域经验和敏锐的创新思维,带领团队在智能化的汽车技术领域取得瞩目成就,不断推动着企业向前发展。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优秀校友,听她讲述昔日的校园生活、工作中的创新突破和科创领域的女性力量等话题,感受她追求梦想的坚韧不拔和勇于挑战的无畏勇气。


南理工:梦开始的地方

问:您当年为什么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回想大学生活,有什么令您印象深刻的人和事?

吴会肖:我从小在北方长大,一直对江南有一种情愫。南京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南京拥有众多知名高等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我。我是学理工科的,所以当时就是想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在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我也顺利的考入大学,圆了自己的这个梦想。

因为南理工有军校的传统,所以我们入学军训都是严格按照新兵入伍的标准来要求的。军训时间长,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太累了,但正是这种磨练也让我收获了坚强的意志力。还有军训最后可以实弹射击,估计其他学校没有这样的体验吧!

南理工校园很大、很美,水杉林、二月兰、紫霞湖、日晷广场留下很多同学们的足迹,南京最美梧桐路段也必有南理工二号路。-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秘密暗号:理工大的暗号都是由数字组成的,具有独特的理工科特色,比如“一工”“三号路”“四号门”,都是南理工人独家记忆。。

在南理工,老师不是天天催着学生做实验写报告、写代码交表单的“成绩判官”,而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人师”统一者。我在求学期间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他们不仅教授我们知识,还指导我们的学习方法,帮助我们提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一门软件工程课程,老师让大家“组建公司”并按照职能划分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完成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功能测试、上线演示等工作,也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开发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共同配合完成项目的汇报。整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收获,除了学会项目管理基本工具,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我们小组的成员都很享受这个课程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到软件开发技术,而是通过开发项目形式,让每个成员理解团队合作的效率、沟通的技巧,并建立起岗位责任感。

理工大的选修课也很有“南理工”特色。比如说,可以去听老师解读南京城的历史,了解江南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去研究城市发展、出行方式变化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还有美学老师的课也很生动有趣,学习消费者的审美理论、心理学基础、艺术表现。回顾过去,这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我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驰骋职场:以创新与新时代同频共振

问:作为一位走在技术探索前沿的领军人物,您如何理解创新?您觉得如何培养和保持创新的能力?

吴会肖:广义的创新是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概念,涵盖了思维、理论、技术、文化、社会、商业等多个层面。作为一名在长城汽车工作20年的员工,我深感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个人成长。

在求学阶段,我在老师的帮助下,提升了思维创新意识,掌握了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思考方式和方法,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进入职场后,我不仅持续加强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还积极学习并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的应用,开发或应用新的工具、方法、产品或流程。

从企业的视角来看,创新是推动长城汽车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汽车技术的融合,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长城汽车全面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核心资源,构建了一套由品类品牌、科技创新产业、基础制造实力等组成的森林生态体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生态共荣。

科技创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如我们团队自主研发的长城汽车技术品牌“咖啡智能”,发布了全新一代座舱系统Coffee OS 3和智驾系统Coffee Pilot Ultra,携带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赢得了产品竞争优势,智能汽车的相关技术创新也带动了整体的产业升级转型,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插混领域,长城汽车推出了Hi4智能混动四驱系统,结合用户使用场景,技术方案创新集成等一系列独创核心技术,实现了两驱的价格,四驱的体验,为用户带来更节能、更智能、更安全的智能混动四驱系统,也确立了多动力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策略,燃油、混动、纯电、氢能多轨并行,发动机、变速器全栈自研。此外,长城汽车还创新了新生态——氢能产业生态,构建了“制-储-运-加-用”一体化产业链发展模式。

关于如何培养创新能力,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有意识的培养自身多元思维方式,比如逆向思维,可以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思考解决方案。其次,要时刻保持好奇心,通过坚持阅读和提问,与同事们开展创新头脑风暴,激发团队的创造力,鼓励自由发挥,收集并评估创新想法。最后,要定期复盘和持续营造创新环境,分析创新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与他人交流分享反思结果,进一步完善自己和团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女性力量:在全球化与变革时代展现领导力与持续成长

问:作为中国车企中的首位女性CTO,您的成长道路和男性有没有不同之处?能否给女大学生或者女性科研工作者一些建议?

吴会肖:目前中国职场女性数量应该是全球最多的,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价值和领导力上实质是没有差异的,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都需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需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管理者,都需要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是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并不分性别。

在这个充满变革创新的时代,具备敏捷的领导力对于成为优秀的领导者显得更为重要。从女性管理者角度,我们都要积极的拥抱变化,持续学习,以敏锐的视角和洞察力来适应时代的变化。

作为女大学生和女性科研工作者,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积极争取职业机会,建立良好的职业网络规划;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接受新知识;要持续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成长,成为能够驾驭新技术、引领未来的创新人才。


校企合作:共育智能汽车时代跨领域创新人才

问:作为企业和团队的领导者,您认为企业和高校应该如何发挥更大的合力?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高校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

吴会肖: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这一时代背景要求企业和高校积极展开跨行业、跨领域的合作与探索,以促进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时代强调科技创新,特别是在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这导致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跨学科、新兴学科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为此,企业与高校可以在多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索,如专业设置、实习岗位提供、毕业设计研究课题合作、企业员工培训与继续教育等。这样的合作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还能丰富其实习实践经验,锻炼综合能力,同时帮助企业完成课题研究和多维度创新方法的应用。

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与高校也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企业要走出国门,输出新兴技术;高校也要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融合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资源,以提升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培养,共同提高新质生产力的国际影响力。

采访最后,吴会肖对南理工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深情的寄语,也向母校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衷心祝愿正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学弟学妹们,愿你们珍惜在学校的时光,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满怀梦想与热情,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也感恩感谢母校的老师们,你们的教诲如同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你们的无私奉献和悉心指导,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坚实的后盾。衷心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母校明天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