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理”创未来】硬核!属于你的南理工“名师天团”!

2024-06-19来源:宣传部作者:葛玲玲审核人:卢晓云编辑:葛玲玲阅读:3485

一直以来,南京理工大学师资力量雄厚,领军人才集聚。

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2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00余人。高层次人才7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7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7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3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等。

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40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他们,是科研界的硕学鸿儒。

他们,是学术界的卓越俊彦。


【硕学鸿儒】

中间弹道学创始人   李鸿志院士

弹道学家,主要研究领域是气体动力学及相关学科——弹道学、高速发射技术及工业爆破灾害力学等。创建了我国《中间弹道学》学科,开拓了“超高速电热发射技术”新领域,扩展了“爆炸灾害力学”及“瞬态流场测试技术”等学科方向。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誉为“中国诺贝尔”王泽山院士

含能材料专家,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学奠基人、国防领域战略科学家、中华火药文明复兴者,被誉为“中国火炸药王”。面对我国近代火炸药技术落后被动挨打局面,他坚定选择并毕生从事火炸药这一危险艰苦领域,引领我国跨入火炸药强国行列,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做出卓越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3项国家科技一等奖。荣获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发射动力学家  芮筱亭院士

发射动力学家,从事发射动力学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成为国际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之一;提出了弹箭高密集度设计、等起始扰动非满管密集度试验的发射动力学新原理与手段,提升了我国多项高新工程及装备设计和试验水平与安全性水平。


材料学家  陈光院士

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第十四届江苏省人大代表。长期从事金属材料与加工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轻质耐热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非晶复合、钢铁及加工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性贡献。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  付梦印院士

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兵工学会副理事长、多个特种装备系统副总师,获何梁何利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光华工程奖(青年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  刘怡昕院士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从事国防科研和教育工作,在武器系统研制与运用和人才培养中取得突出成就,特别在武器研制与运用结合中做出开创性贡献,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学科开拓者与奠基者。


防护工程学家  杨秀敏院士


防护工程专家,在触地爆炸效应的研究过程中,最先完成了爆炸成坑和地冲击波传播的数值模拟。将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应用到防护工程的论证实践中,对防护工程的防护原则、防护标准、防护效益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若干提高指挥工程战时生存能力的重要建议。


【卓越俊彦】

兵器与装备学科群

陈龙淼


学者风采: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火力打击武器系统总体设计及结构分析,担任多型某武器系统研制的副总设计师。

师说心语: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受阅的某型车载武器,每一门都镶嵌着刻有“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铭牌。后浪们,在武器系统与工程专业成长为中国高精尖武器的设计精英吧,共同铸造这份荣耀!


王国平

学者风采: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武器系统发射动力学、多体系统动力学与控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师说心语:武器装备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民族尊严的利器,科技创新提升研发水平和装备性能,助推国防科技发展。让我们共同用创新科技铸就捍卫和平的坚强盾牌。


查冰婷

学者风采: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武器装备智能化激光探测与目标识别技术的研究。

师说心语:未来世界是智能化的世界,武器装备也正在不断升级成长,成为能看、能说、能思考的“智慧装备”。欢迎加入双一流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一起来为武器装备装上灵巧的眼睛和智慧的大脑。


卞雷祥

学者风采: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先进传感、地下空间探测成像与应急保障技术多学科交叉方向研究。

师说心语:从日常生活点滴到灾害抢险应急,从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到国防科技日新月异,各行业各领域都承载着国家的殷殷重托与人民的深切期待。然而,发展进程中的安全风险如同隐匿的幽灵,时刻潜伏和考验着我们。欢迎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相关专业,在这里共同探索安全科技、防护工程与应急保障技术前沿,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发展筑起坚固防线,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实守护者。


王禹林

学者风采: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专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机器人与高端装备等。

师说心语:从古代的“木牛流马”,到如今流行的“四足狗”“机械手”“无人机”,还有众多科幻电影中的“机甲战士”,机器人一直都是关注的热点,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机器人新工科专业——机电控感,AI赋能,科产赛教,智创未来!


信息与控制学科群

唐金辉

学者风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人工智能、跨媒体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工作。

师说心语: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最火热的研究领域,在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是年轻人展现才华最好的舞台。欢迎报考南理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相关专业,为国效力!


杨力

学者风采: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网络与控制、指挥控制系统等方面研究。

师说心语:从无人系统高精度自主工作,到智能制造产线高效率运行,从嫦娥六号月背之旅,到国防建设军事争锋,智能控制在其中大放异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诚挚欢迎考生报考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学科与工程相关专业,与我们携手并肩,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阚二军

学者风采: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半导体和自旋电子学方面的研究。

师说心语:半导体材料是芯片等信息器件的核心材料。半导体材料及其相关信息器件的研发不仅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基础科学问题,更是实现国家科技在国际上全面领先的重中之重。欢迎报考南理工物理学科的相关专业,做半导体事业的开拓者,在祖国大地上建功立业!


丁大志

学者风采: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相关研究工作。

师说心语:电子信息技术是实现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的关键,高端芯片、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物联网、6G移动通信、智能驾驶等未来科技的发展都依赖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欢迎报考南理工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卓越人才!


左超

学者风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计算光学成像与光信息处理技术研究。

师说心语:三千年前,古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人第一次将石英晶体磨光制成宁路德透镜,翻开了人类光学成像历史的第一页。如今的我们手持搭载着潜望式长焦镜头和AI算法芯片的智能手机就能拍摄炫丽的星空。人类正享受着光学成像技术带来的多姿多彩的绚丽生活,也一直在为了看得“更远、更广、更细、更清晰”这个永无止境的目标前赴后继。欢迎报考南京理工大学,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划过历史星河,镌刻人生印记!


化工与材料学科群

曾海波

学者风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师说心语:制造强国,材料先行。针对国家在材料领域的重大需求,需要爱国敬业、积极进取、基础扎实、专业理论强的创新型精英人才。欢迎报考南京理工大学!


沈锦优

学者风采: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化工污染控制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

师说心语:化学源自生活和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环境工程是一门以生物、化学、物理、材料等成熟知识体系为学科基础,组合交叉创新而成的综合性学科,以促进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欢迎报考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与生物工程相关专业,在化学化工、环境工程领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共促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美丽地球!


金明杰

学者风采: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微生物发酵、合成生物学、代谢工程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师说心语: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环保、食品、能源等多个领域,正逐渐形成大规模的生物经济体。合成生物正受到众多资金的青睐,“造物”时代已经来临!欢迎报考南理工生物工程专业,做生物事业的开拓者,共同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


兰司

学者风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纳米结构与功能材料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师说心语:看不见的材料,改变看得见的世界!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芯片)专业瞄准纳米科技前沿,采用“面向国际、科教融合、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改变世界的力量!欢迎各位考生报考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

王玉东

学者风采: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工程和能源金融。

师说心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端金融专业人才。我们将着眼科技革命和经济的结构性转变对金融人才提出的国际化、综合化、创新化需求,充分发挥理工科高校在数理及工程方面的比较优势,改进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更多更好地培养综合素质及能力全面的高质量现代金融人才。


杨蔚

学者风采: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

师说心语:语言可以是工具,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人发展。马克思以其丰富的外国语知识和卓越的语言能力为基础而博览群书和研究分析,才有了《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问世。语言更是力量,外语人才培养始终与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欢迎报考外国语学院,让我们掌握语言的力量,为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纯余

学者风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师说心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对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具有鲜活的军工底蕴、鲜亮的红色基因、鲜明的工信特色。欢迎报考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筑梦前行!一路向阳!


唐艺

学者风采: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设计、交互设计。

师说心语:设计是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相遇,洞见文明与科学的明天。以设计为媒介,画就时代图谱。以设计赋能,塑造对话全球的力量。欢迎报考南京理工大学!愿面对复杂,保持欢喜,一往无前,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