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山海,笃行致远——钱学森学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2023-11-08来源:钱学森学院作者:张军审核人:张琨编辑:曹佳音阅读:15

钱学森学院作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改革的创新区与示范区,坚持深化与世界顶尖大学的战略合作和互学互鉴,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近年来,学院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教务处、发展规划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全球疫情影响,积极拓展搭建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构建多元立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探索协同共享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

建成长期稳定的国交流合作平台

稳定的高层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是提升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在全球疫情给国际交流带来很大困难的情况下,学院主动应对并积极探索,通过“拓展学院平台、利用学校平台、依托政府平台”的形式建成稳定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首先,积极拓展与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陆续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近三年开设相关课程和科研实践7门次,奠定长期合作基础;其次,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资源和平台,通过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专业学院的海外联合培养协议,选拔钱学森学院相关专业方向的学生开展国际化人才联合培养,赴海外攻读研究生学位;最后,鼓励支持学生申报政府留学基金项目,多名优秀学生获批江苏高校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资助项目,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剑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开展交流访学。

2023年6月钱学森学院选拔部分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课程学习和学术交流

2023年8月,钱学森学院顾沈健同学获得江苏高校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资助赴剑桥大学参加暑期国际交流


构建多元立体的国际交流合作体系

经过积极探索和实践,学院构建了“学分课程+科研实践+联合培养”的多元立体国际交流合作体系。

首先,积极推进专业课程的前沿更新与国际接轨,先后开设《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磁场与电磁波》等全英文学分课程,邀请海外合作高校的院士等专家学者授课,促进课程与科研融合,也让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的锻炼下增强学习能力,同时加强校内课程指导,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其次,与海外合作高校联合开设科研实践项目,疫情期间在寒暑假开设线上科研实践项目,例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开设《Matlab学习》《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机器人自动化与智能机器》,与帝国理工学院开设《交互式可视化数据管理》《高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解决现实世界数据驱动问题的技术》。恢复线下交流后,在2023年6月选拔20名优秀学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为期2周的《机器人和机器智能》线下科研实践,通过实验室参观了解前沿科技发展,体验项目式教学取得圆满成功。最后,依托学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的“3+1”和“3+1+1”本硕联合人才培养项目,选拔优秀学生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人才培养,对于学生在研究院修习的课程学分予以认定,学生在研究院完成本科毕业设计,通过研究院考核后赴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

2022年1月,学院与帝国理工学院联合开设《Data Curation for Interactive Visualisation》寒假线上科研实践项目

2023年2月,学院与帝国理工学院联合开设《Advanced Machine Learn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寒假线上科研实践项目,郭毅可院士做开课第一讲专题讲座

2023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开设《Robotic System Design》线下课程

2023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Advanced Robotics Center参观学习

学生在国际课程汇报中获得优秀


探索协同共享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作为我校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改革的创新区与示范区,学院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优质资源和改革成果的协同共享。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将优质国际教育资源面向全校共享,并积极推动与校外高校的协同合作,形成“多方共同资助、校内辐射共享、校外协同合作”的国际交流合作新机制。

首先,为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学院制定了《钱学森学院本科生赴国(境)外交流资助办法(试行)》,对学生参与国际交流进行部分资助,同时也结合钱学森学院和鼎新创新人才班的全程导师制,鼓励导师团队对学生国际交流予以经费支持,形成“学校资助+学院资助+导师资助”的多方国际交流资助体系。其次,与专业学院建立辐射共享机制,通过跨院系联合面试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在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考核合格后对相关课程进行课程冲抵和学分认定。近一年来,吸引了来自电子工程与光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相关专业学院的近30名优秀本科生参与学院组织的国际交流项目,形成良好的优质资源辐射效应。最后,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积极推进与其他高校的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合作机制。近一年来,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孙越崎学院、河海大学大禹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荣誉学院,共同选派学生组成国际交流团队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帝国理工学院国际交流项目,促进了不同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奠定了跨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良好基础。

通过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体系和机制的建设,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近三年来,5名同学获批江苏高校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资助项目,参加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剑桥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等高校的国际交流;3名同学参加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流海外高校的联合人才培养。2021级本科生国际课程与国际交流参与率达到100%, 2022级鼎新创新人才班国际交流参与率已达到93.75%,有效提升了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赴剑桥大学交流的顾沈健同学在总结交流感受时表示,“剑桥大学强调主动学习与项目式学习,这与学院的自由选课和个性化培养是一致的,让我们能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自由学习,我会继续强化国际视野的培养,努力成为一个具备全球化背景和多元文化素养的当代青年。”

未来,钱学森学院将持续完善国际交流制度和保障条件,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渠道,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优质的资源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