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讲台,作“仰望星空”的薪火传承者——记知识产权学院青年教师赵鑫鑫

2023-08-26来源:宣传部作者:李英审核人:卢晓云编辑:葛玲玲阅读:386

走上三尺讲台,成为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是她在初入大学时就确立的职业理想。如今,她梦想成真,成为我校知识产权学院一名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的优秀青年教师。

她就是赵鑫鑫,中国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讲环境法与资源保护法学、经济法学、法律英语等课程。曾获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及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等荣誉。2022年,在第四届江苏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中,摘得文科组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参赛所有学科一等奖的大满贯,被江苏省总工会授予“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称号。

孜孜以求,执着教学梦想

赵鑫鑫本科就读于有“法学界黄埔军校”之称的西南政法大学。甫入校园,她就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法学领域名师的学术魅力。她心中的好老师形象,在求学的过程中逐渐清晰了起来,“教师梦”也自此在心里深深扎下了根。

她说,当时上民事诉讼法、刑法等课程的时候,有一批名师的课要靠“抢”,经常会有很多抢不到座位的同学,拿着小板凳、坐垫,坐在讲台边、过道上,甚至走廊里,讲台上摆满了录音笔。

当时还没有多媒体教学工具,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个麦克风,就凭借这些简单而朴素的教具,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徜徉在法学的世界里。赵鑫鑫说,自己对于法学的兴趣、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就是从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她兴奋地说,在课堂上,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老师传授的知识,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生怕错过老师说过的每一个知识点,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老师紧接着要讲什么内容,不肯错过跟老师的任何一次互动。她说,这才是一门好课程应有的状态,也是她一心想要打造的理想课堂。

从中国政法大学博士毕业求职的时候,导师认为她性格活泼、开朗,表达能力强,建议她从事法学实务相关工作,比如到国际环保组织、生态环境部就业。导师坦言,高校未必是最适合她的一个选择。

但她当时一门心思想要走上讲台,为此,在工作三年后还再次求职,辞掉了另一所高校以产业科研为主的岗位,只为寻求更多的站上讲台的机会。可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她发现,同学们争相往教室后排和两边坐,空空的教室前排形成了一个大大的U字型,让她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她心里暗暗下定了决心,要让自己的课程成为学生不想逃避的“好课”。

精益求精,讲好每一堂课

成长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就在她正式走上南京理工大学讲台的第一年,一直支持与鼓励她的父亲突发疾病离世,母亲的精神状态也因遭受过大的打击而濒临崩溃。此刻,她在家庭里的身份完成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从备受父母呵护的孩子到成为母亲的依靠和支柱。她没有被压力击垮,反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和生活。

赵鑫鑫老师说,教育事业不只是自己的一个职业选择,更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而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使命,就不能有懈怠和彷徨,对待生活和工作都应该充满勇气和韧劲。

满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珍惜,她加入了学院“行知坊”名师工作室,多次参加教学竞赛,磨练自身的教学本领。2020年,她首次参加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选拔赛,获得了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并进入可以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三人名单。备赛训练过程非常艰苦,她争分夺秒、全情投入,对参赛的教学节段反复打磨。在这段紧张的日子里,她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到半夜十一二点钟入睡,每天十几个小时坐在书桌前,打磨教案。最终,身体无法承受这样的重压,在决赛前,她颈椎病发作,不可控制地呕吐、头晕目眩,在家里摔了个大跟头,晕倒时带倒的整个书架砸在身上造成手上脚上多处受伤,被送到医院后进行了缝合,大的伤口处缝合了十几针。最终,她无缘决赛。此时的她,心里的难过无法言表。

梳理好心情,在艰难的康复过程中,她依然没有放弃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钻研,学校、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也给予了她极大的支持和帮助。就在2020年下半年身体恢复后,她获得了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21年,她继续打磨和完善竞赛作品,在全校微课比赛评审中获得一等奖,再次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并获得一等奖。2021年教师节,知识产权学院进行首次“德恒奖教金”评选,由于在教学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获得“青年教师教学进步奖”荣誉称号。

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用心专一、忘我投入、精益求精的质朴和敬畏之心,让她不畏艰难,一步一个脚印地继续在教学的道路上向前跋涉。

要做好老师,先做“好学生”

在赵鑫鑫老师家的书架上,摆放着历史、政治、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书籍。她说,走上教学岗位这几年,经过比赛的历练和名师的指点,越发觉得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多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用她的话来说,要做一名好老师,先要做一名“好学生”。

她从近期阅读的历史类书籍中发现,从古至今,人们在不断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也在持续寻找对野生动植物以及整个自然界进行保护的最佳立法模式。而远早于西方,得益于秦代基层官员喜的敬业与勤勉,我们今天得以在筷子一样粗细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上看到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包含环境保护内容的律法,也就是秦律中的《田律》,其中就涉及符合自然规律之下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内容。

同时,在备战讲课竞赛时,和其他老师的交流对自己也很有助益。她说,机械工程学院刘梁老师和化工学院高如如老师讲授的课程对于了解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有极大的启发,也让她有了对环境法课程进行新文科建设的全新理念。与环境科学关系密切的环境法治怎样满足人民在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已经成为当前环境法学教育要思考的重要课题,环境法学课程先天就具备了进行新文科建设的基础与条件,而南京理工大学的理工科优势又为培育新文科课程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也是她未来进行课程建设的深耕方向。当传授的知识不再是冷冰冰的,同学们就非常乐意带着这些问题主动思考。经过对课程内容的打磨与重塑,学院很多学生由此对环境法产生了浓厚兴趣,选择了去中国政法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国外高校的相关领域进行深造。

赵鑫鑫老师说,从事教学工作之初,即使自己抱有很大的热情,但对于教育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等的了解还是有限的,往往习惯和束缚于教材知识的陈列,缺乏对所授内容的深度挖掘和调整创造。在一次次备赛过程中,通过聆听名师讲座、名师指导等方式,改变了自己看待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的角度,突破了个人原有教学能力的上限。她逐渐认识到,无论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细节、板书的书写、教学状态的调整、讲授语速的变化,教学工作无小事,这些细节都会直接影响到授课的效果。

名师们对待教学工作的热忱、严谨和投入也潜移默化地坚定了她做好教学工作的决心。她说,名师的倾力指导让自己看到了学校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看到了坚守好讲台,讲好一门课依然是一代代老师“仰望星空”的薪火传承。

赵鑫鑫老师说,“园丁”的工作才刚刚起步,需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履行好每一项职责。 坚守忠于讲台,惟精惟一的初心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自己毕生努力的方向。 她的心愿就是与无数默默奉献的“园丁”一起看到满园春色、百草丰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