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行不怠求突破 踔厉奋发创一流——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巡礼

2023-08-07来源:发展规划处作者:李春燕审核人:朱俊武 李涛编辑:朱志飞阅读:135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专章部署、一体谋划,为加快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3年是我校建校70周年,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地办学、四易校名,哈军工的报国初心、军工匠心始终得以传承和弘扬,并激励着一代代南理工人创新不怠、报国奉献。立足新发展阶段,学校坚持特色立校,聚焦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扎根中国大地,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基础,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厚植家国情怀、锻造创新能力、淬炼综合素质,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基础。学校坚持师德为先,加强思政教育筑牢师德底线,在“引育用”各环节,强化过程浸润,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和对国家的热爱。学校赓续红色血脉,强化“军工底色,工信特色”思政工作体系内涵建设,坚持思想引航、实践引导、典型引路、品牌引领,校长付梦印院士连续七年围绕军工精神为本科生讲授入学第一课;围绕兵器发射、探测、控制、毁伤、评估等领域开展国防通识教育,以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景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近大国重器;同时开展“国防行”社会实践等,促进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涌现出全国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先进典型代表。

二是筑牢师资发展基础。学校按学科方向,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及学术标准,将方向匹配融入度作为引才重要依据,着力打造“紫金论坛”品牌项目,主动精准引才。2021年以来,学校通过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开展柔性引智;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遴选科研成果突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支持和跟踪培养,选聘的160名青年教授中74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师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三是强化拔尖人才培养基础。学校持续推进“名师-专业-课程-教材-基地”一体化建设,依托名师带动和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打造金课和精品教材,以一流学科、一流课程和一流教材打造一流专业,培育一流教学成果,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基础、工程能力、系统思维和人文精神,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工信和国防领域、世界500强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组建“鼎新班”,实行由院士团队指导、重大项目牵引的本博贯通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级首届“鼎新班”聘请10个院士团队指导32名学生。学校创建“南京理工大学——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国际创新实验班,首届22名学生整班派出赴俄留学,强强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分子材料领域拔尖创新人才,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张汉晖对实验班给予高度评价。学校构建课程、竞赛、孵化、平台、活动、保障“六位一体”的双创教育体系,双创教育成效显著,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入选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学院,学校成为同时获得“挑战杯”和“互联网+”大赛冠军的三所高校之一。

二、优提升,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培育领军创新团队,拓展优势科研领域和方向,在推进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提升有组织科研水平。学校聚焦国家、国防重大需求和重点研究方向,加强核心科研团队建设,围绕传统优势学科领域打造17个科研领军团队,面向基础、交叉、人文方向组建5个科研创新团队,统筹资源配置,给予稳定支持,根据不同类型设置建设目标,分类细化考核任务。充分发挥核心团队的牵引作用,以核心团队建设推动大项目、大平台、大成果的培育和产生,17个科研领军团队,年均总科研经费超5亿元。

二是提升国家战略服务能力。学校发挥多学科优势,结合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加快陆海空天信等领域的重大装备、前沿颠覆性技术领域布局,加快拓展跨介质毁伤、新型动力与能源、空天攻防、智能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新的特色研究方向。

三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活力。学校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管理运营体系,推进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设,构建紧密型产学研合作网络,促进科技成果在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实现价值。“十四五”以来,签订五技科研合同3477项、合同经费16.9亿元,其中转让、许可作价投资转化科技成果372项、经费2.7亿元。

四是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影响。学校年头成立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会,成为江苏首个国际学术组织,填补了该领域国际组织的空白;创办《国际机械系统动力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联合20所国境外大学发起成立常设机械系统动力学国际会议,构建“国际学会-国际期刊-国际会议”三位一体的高水平学术交流体系。

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过程中,学校国家级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牵头新建魁元实验室、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复杂装备系统动力学前沿科学中心,联合共建9个国家级重点平台,实现学校重点优势学科全支撑和全覆盖。在工信部部属高校中首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实现国家科技奖五大奖种全覆盖。

三、筑一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教育强国,“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

一是构筑一流办学格局。学校积极推进校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一校三区”办学内涵,南京校区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策源地,汤山分部侧重国防领域一流学科建设,江阴校区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基地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以一流资源,打造一流平台,产出一流成果,谋划一流发展。

二是传承一流大学文化。学校建校70年来,不断凝练文化内涵,形成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使之内化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认同、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提到:王泽山院士作为当代江苏人代表,展现出对国家对民族舍我其谁的担当和情怀。2021年以来,连续3届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让南理工文化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三是优化一流治理体系。学校将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以核心业务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发展成效来检验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程度,切实把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贯穿“双一流”建设全过程。

四是构建一流学科体系。面向未来武器装备远程化、智能化、精确化、体系化发展趋势,学校以“兵器智能+”一流学科体系建设为牵引,深化“立体兵工”发展特色,在兵器领域“探(探测)、射(发射)、导(制导)、毁(毁伤)、评(评估)”全链条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带动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整体进入国内顶尖行列,主干学科实现A类学科全覆盖,构建了珠峰高峰引领、高原支撑的一流学科发展体系。

“十四五”以来,学校高层次领军人才取得新成效,新增国家级人才78人次、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团队7个;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连续入选国防科技十大进展;拔尖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是全国第七所获此殊荣的高校,也是江苏省第一个总冠军;服务社会发展展现新作为,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需要,学校与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打造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集群,推动人才链创新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学校主导、政府投入、行业参与的模式得到江苏省大力支持,入选江苏省2023年重大项目(创新载体类)。

四、未来发展思路

(一)加快构建一流学科发展体系


充分发挥“兵器智能+”引领作用,凝练核心优势方向,打造若干世界顶尖学科方向;突出交叉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化工、控制等珠峰高峰学科建设,打造新的世界一流学科,构建一流学科发展体系,为推动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实建强高层次科研平台


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任务为导向,按照“目标任务实”“攻关团队实”“物理空间实”“条件保障实”“贡献成效实”的要求,加强学校重大科研平台培育布局,强化“有组织科研”,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催生标志性成果。

(三)着力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对标国家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加快“紫金人才”核心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逐步建强“800核心师资”;加强核心科研团队建设,探索建立以团队为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分批建成、建强“50核心团队”。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勇担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贡献力量,深入研究分析专家组意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