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倾情打造一门生动的“高数”课——记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理学院李星秀副教授

2020-11-18来源:宣传部作者:张婉宁审核人:李涛编辑:李英阅读:4382

“高等数学”是一门让学生望而却步的课程,而在她的课堂里却有着不一样的风景。多年前还是一位青涩的南理工学生,如今她已是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敢于试错,笃定前行,从学习高数到教授高数,课堂内外,有着独特的见解。她,就是理学院副教授李星秀老师。近日,她的《高等数学》课获得了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

李星秀,南理工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图像表示及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主讲课程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高等工程数学》,主持和参与教改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荣获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第六届江苏省高校数学基础课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三等奖、第三届江苏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等奖项,获“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等称号。

学好高数,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高数始终是大学生们过不去的一道坎”,经常有同学开玩笑似的这样形容高数难度。李星秀老师早已留意到学生的这个困惑,根据自己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帮助、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

“敢于试错”是李星秀老师经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在她的课堂上,涉及到新知识点时,先让学生自己来试一试、算一算。试错是一个必要的环节,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如果是对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如果错了,她会继续和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错,大家的思路从哪个节点开始出现偏差。在一次又一次的试错过程中,李星秀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知识点的应用方向和思路才会更加清晰。

“难而不会,会而不难”。李星秀老师用这一句俗语提醒同学们。她说,高数学习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否则就会产生畏难情绪。每个人的所学专业和学习经历都有所不同,对于高数难易的感知自然也有差异,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高数。

有了学好高数的信心,还要有周全的学习计划。台阶要一步步走上去,不能抱有一步登天的想法。有些同学觉得非常难学,上课50%以上听不懂,原因在于他们在前面没有像多数同学一样跟上老师的节奏,没有把学过的知识及时掌握和消化,找出问题,查漏补缺,跟上老师的节奏。

此外,李星秀老师还强调“勇于并善于独立思考”是学好高数的一个重要法宝。对于一些知识点,如果根据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课下在复习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对知识点进行灵活地应用。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李老师特别注重怎么用生活化的语言和事例去解释抽象的数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她擅长用大家熟悉的日常生活实例来引入和阐述高深的数学理论。在讲解极限和级数理论时,李老师会举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在1点到2点之间什么时候能重合这个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敢于挑战,笑傲赛场不是梦想

谈起此次全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奖和之前参加各类教学比赛的经历,李星秀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多年来赛课的心得体会。

信念感至关重要。在准备赛课的初期,李老师就告诉自己要珍惜这次参赛机会。从备赛初期,李老师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准备,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寻找海量资源,对20个所选节段进行充分的构思,精选授课案例。疫情期间,她没有因此放松要求,坚持每天申请来学校备课。不管是周末还是平时,天天早出晚归,一日三餐都是匆匆忙忙,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备赛上。在她看来,做一件事要有信念感,就是一定要打破舒适区,迎难而上,把事情做到极致。

团队支撑少不了。李老师在回忆起自己这次参赛经历时,对于教务处和工会组织的由钟秦、吴晓蓓、黄锦安和王建新四位教学名师组成的指导团队的精彩点拨感触很深。在备赛过程中,四位老师多次来到试讲现场听课,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有一次赛前试讲,一节20分钟的授课,李老师超了5分钟,各位指导老师严厉指出,这是严重的失误,正式比赛20分钟就叫停了,超十秒钟也不行,不管你准备得多么充分,如果没有讲完的话,教学效果是要大打折扣的。这次25分钟的讲课经历和各位名师的严厉指正,使她更加注意授课时间的把控,授课细节上更加精益求精。此外,理学院也成立了由陆建院长和许春根副院长领衔的七人指导小组。李老师不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而且在语音语调、教姿教态、语言表达和课堂设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学做有心人。经过这次比赛,李老师发现高数的教学内容要增加更多的特色性,赋予更多的新颖性。虽然参加比赛的只是20个节段,但实际教学过程有将近100个节段,如何把赛课的设计理念和新颖性扩散到所有的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新的挑战,正努力探索和实践。虽然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源于17世纪,但是李老师不断挖掘传统理论知识现实生活之间的细微联系,使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更具有亲和力。比如当她在讲如何刻画一个复杂函数和多项式函数之间相似性的时候,就列举了双胞胎小女孩的例子。她问学生,如何来描述这两个小女孩非常相似呢?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首先她们的五官长得很像,比如鼻子和眼睛,然后她们的神情很像,比如她们的一颦一笑,还有就是他们的行为习惯,这就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层面,五官只是一个浅层,神态表情属于中层,然后就到了行为习惯,三个不同的层面正好可以刻画一对双胞胎她们之间的相似性。

教学手段要多样。李老师回忆起自己刚任教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多媒体手段,主要依靠板书推导,需要教师运用生动丰富的语言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这对年轻教师是个挑战。后来随着动画、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的引入,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现在国家大力推广线上课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了,吸收新知识更加快速便捷了,但这对于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当遇上新的阶段,李老师总是愿意主动打破舒适区,努力站到新知识的浪潮上,以一颗乐观进取的心积极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教学相长,师生情谊记心尖

在南理工八年,李星秀老师教过课、也做过学生的学业导师。她说跟学生在一起相处最好的状态就是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探讨问题,交流思想。

教与学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李老师时常鼓励学生要正视困难,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除了在课程QQ群讨论之外,学生还可以私信她,随时请教。语音讲解或是图片演示,李星秀在课后总是耐心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她专注教学的魅力也感染着学生,有些时候下课铃响了,学生依旧听得很投入。下课了,即使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也总有学生留下来询问,坚持要把不会的知识点搞懂后再走。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深深地鼓舞着李星秀老师。

回忆起和学生相处的时光,她感慨这一路有很多惊喜和温暖。作为一名老师,最大的荣誉感就是教师节来自远方的祝福和问候,最大的幸福感就是来自于学生的认可。李老师回忆,有一次上完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后有位女同学走上讲台,她说,老师我能抱抱你吗?如此真实强烈的感情表达方式一时间触到李星秀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在李星秀老师看来,教师对于教学的热情会在不经意间感染着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和能学习的地方太多,只要做一个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事业,主动学习,不断进取,才无愧于学生给予的信任和教师这个职业所赋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