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文科生的跨专业逐梦路——记我校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谢雨晗

2020-11-02来源:宣传部作者:学生记者 谢雨晗 伊伟伟审核人:陈泳华编辑:陈育凡阅读:4809

三年前,怀揣着对未来的忐忑和期待,她来到南理工开始了小语种专业的学习;三年后,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她收获了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名校的录取通知,她就是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谢雨晗。在日语和新闻传播专业的交融探索中,她用自己的经历印证了热爱文学的小语种文科生,也可以在“军工学府”实现自己的传媒理想。

从语言出发,为梦想开辟道路

2017年高考后,因为抱着“想看更大世界”的想法,谢雨晗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日语专业。来南理工后在认真学好专业的同时,她积极报名参与学校与日本创价大学、福冈工业大学一年一度的学生访问交流活动,当志愿者陪同日本学生在南京游学。通过不断尝试,她在中文、英语、日语三种语言的交汇中不断学习和进步,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实践和探索,成绩始终位于专业前茅。

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谢雨晗的新闻梦想也在悄悄萌发。“徐志摩曾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对我而言,语言的学习就像那座康桥一般,引导我发现原来新闻传播是我的兴趣所在。”大一入学时,因为怀揣的文学梦想,她选择加入校大学生记者团,在这里迈出了成为一名优秀“新传人”的第一步。回忆起初来乍到时的青涩,谢雨晗笑着说,“记者团的‘团子’们专业五花八门,很多都和‘新闻’不搭边。我们聚在一起交流选题,讨论稿件,这个温暖的地方就是我梦想的开始。”从在学长学姐和老师的带领下写出第一篇印有自己名字的稿件,到独当一面活跃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南京赛区)等大型活动现场进行独立报道;从原创稿件被共青团中央官微等多家知名媒体转载,到成功竞选《中国青年报》和共青团江苏省委组织下的中青校媒(江苏)主席;从带领新媒体小伙伴对有30多万粉丝的二级官微进行365天不间断的运营,到创下一篇篇拥有10w+阅读量的优秀作品……她借助各个优秀的平台,抓住每次锻炼的机会,让自己在实践中离梦想更进一步。

多元交融,让梦想悄然绽放

大学期间,为了成为一名新传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谢雨晗做了很多方面的努力。大二上学期,她加入了“日语派生词型在线表征模型构建”国家级科研项目团队,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E-prime等相关软件,对数十名中日被试进行“掩蔽启动”(一种实验方法)的实验测试和数据采集。作为一名文科生,她深知自己在逻辑思维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借助南理工这样的一个有天然优势的平台,通过更多的相关实践弥补不足。

大二暑假,她独自前往北海道大学参加夏季研修项目,选修区域经济学和社会语言学。期间,她带领来自世界各国的小组成员深入探寻全球化带给东亚文化、尤其是以琉球文化为首的小众文化的冲击,对濒危文化的拯救与复兴过程中语言和媒介的积极引导作用进行了多维分析。“原以为来这里可以好好体验一番日本的风土人情,没想到每天晚上都在宿舍里为课程作业奋战到天亮。”这段奇妙的经历,最终也以两份优秀的全英文汇报结尾,让她收获了“A+”的好成绩。

逆境突围,为梦想交上答卷

“因为高考和最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自大一起,我就立下了保研名校的目标。”从入学起,谢雨晗就为着这个目标而不断努力,数次特等奖学金,中国人日语写作大赛的获奖,“江苏省优秀新媒体工作者”的称号,都是她为梦想铺路的印记。

大学三年的各种艰辛付出和努力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优秀的学习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历让她在初审中能够脱颖而出,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心理素质让她在复试当中屡创佳绩。“本专业和跨专业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或是割裂的,最关键的是要自己去寻找其关联点,让‘语言专业’变成跨专业的优势而不是劣势。我想,我做到了。”最终,她收获了5所知名院校的语言和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拟录取通知,最终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新闻传播专业,为三年的梦想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北京这样的国际都市,在中传这个优秀的平台能够有更多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更好地实现梦想。”这就是这位南理工小语种文科生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