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理而来,向阳而生——理cai女团的三年追梦路

2022-12-02来源:钟声网作者:胡亚楠 刘恒菀审核人:卢晓云编辑:葛玲玲阅读:5667

“理‘cai’女团”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2019级27舍110A寝室的别称,也是宋紫燕、黄海燕、张钰、李思仪四位寝室成员对在南京理工大学三年寻梦之路的中期总结。她们是汲取南理力量的理“材”女团。她们以学校“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使命为指引,深耕材料专业,瞄准聚合物复合材料、低温扩散连接技术等“卡脖子”问题,累计发表SCI及EI论文3篇、申请受理发明专利2项,获评国省级荣誉30余项。她们是传递南理温度的理“才”女团。她们不怕生活困难,努力学习,自立自强,累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超14.4万元。她们是传承南理精神的理“彩”女团。她们坚持传承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发挥中共党员、支教老师、学生骨干、学生榜样等多重身份的力量,积极投身志愿活动,绘就精彩的大学生活。


135门、12份offer,她们是汲取南理力量的理“材”女团

20199月,初入大学的她们参加了一场学校表彰大会,在会上了解到电光学2016级四位学姐全寝保研并获校长奖章的事迹,大家一起感叹的同时,也定下了全寝保研的目标、树立了将个人小梦想融入材料强国大梦想的志向。三年里她们相互督促,早起到图书馆自习,每天晚上十点后才一同回到寝室休息,闲暇时也会以卧谈会的形式讨论在专业课程、课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收获。在这个为彼此提供养分的小圈子里,她们不断超越自己。大学三年,她们共有135门课程满绩,目前平均绩点3.63,始终排名全年级第一。她们收获清华大学等研究生拟录取offer12份,最终两人选择清华大学,两人选择南京理工大学继续深造。

除了真诚团结,她们也始终秉承南理工人的求是特色。以学校“繁荣祖国、服务国防 ”的使命为指引,4人组建、参与了两支国省级科研训练队伍,瞄准聚合物复合材料、低温扩散连接技术等“卡脖子”问题,累计发表SCI及EI论文3篇、申请受理发明专利2项。


3年、14.4万元,她们是传递南理温度的理“才”女团

怀揣对军工学府的憧憬,宋紫燕、黄海燕、张钰、李思仪四位同学在填报志愿时毅然选择了南京理工大学。从平均距离为1200公里的家乡共同住进了27舍110A寝室,相似的家庭环境、相同的个人选择,让她们从大一开始,心就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们知道作为军工学子,唯有百炼,方才成钢;她们立志,不渲染生活的苦难,也不回避生活的苦难。

在学校以暖心文化为根基建设的“奖助贷困补”资助体系下,她们树立起坚韧生活、直面困境的底气与方向,勤工俭学、奋进向前,感染和带动周围同学,用自己的努力传递着南理温度。其中1人连续三年智育成绩排名、综合成绩排名均位列年级第一,1人双排名前五,2人成绩名列前25%。

四人累计获奖助学金30余次,金额超14.4万元。其中包括国家奖学金4次,国家励志奖学金3次,北方工业、正海创新英才等社会奖学金3次,校优秀学生奖学金20余次。她们用自己的努力,独立完成了自己大学学杂费、生活费的支付,甚至有余力为解决家庭困难,贡献出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她们用亲身行动向所有人证明,生活可能像一场带着疼痛的舞蹈,而南理工人,永远可以带着微笑舞出一片军工之花。


多重身份、2428小时,她们是传承南理精神的理“彩”女团

四位同学坚持传承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时长2428小时,为贵州村台小学筹集善款2万余元、更换课桌椅100套,助力年级实现学期“0”学业警示率,获评校“优秀志愿者”、江苏省资助宣传大使、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等荣誉。

授人以渔,以自身经验助力青年求学梦。她们先后承担学院“勤思”学业指导站站长、红十字会同伴部部长、急救队副队长、年级辅导员助理、班级心理委员等14项工作,始终尽职尽责、甘于奉献,她们共担任了4个学期的学导,围绕电工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程图形学、工程力学、模拟电路及数字电路、半导体器件等9门专业课程,分享课程笔记30余次,累计录制复习讲解视频10余次;开展学科答疑分享会35次,累计时长超过110小时。

今年3月,宋紫燕作为学校唯一一名江苏省资助大使,深入学习了解国家资助政策,通过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利用课余时间、寒暑假先后赴河南省洛阳理工学院附属中学等地积极开展各项资助宣传活动,做资助政策的实践者、传播者。

饮水思源,用实际行动助力教育扶贫。她们主动报名参加常青藤支教队,前往贵州省村台小学开启自己的支教之旅。三年来,她们累计为370余名学生带去了150余节课程、进行了54次家访,在崎岖山路上播下希望之种。共募捐得到善款38215元、100余套课桌椅和各类体育器材,同时带去8000余本图书,为山间小学设立了三间常青书屋。去年五月,她们与南理工实验小学开展合作,前往新街口核心商圈开展义卖,辐射人群超过5000人,路人一句“不愧是理工大的优秀学子”让人心暖。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常青藤支教队“为爱黔行,筑梦常青”志愿服务项目荣获“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支教队服务成效受到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园、江苏党史学习教育网、南京日报、贵阳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与肯定。

成长不是岁月的简单组合,不是岁岁朝朝,花开花落的守望。成长的过程里布满了艰辛,追梦的路上也需要相伴前行。在那广阔的天空里,27舍110A寝的四个女孩将带着梦想尽情翱翔,无畏前方风雨,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一起实现青春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