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养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记我校“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生导师团队”

2022-09-09来源:宣传部作者:宗和审核人:卢晓云编辑:李英阅读:4339

日前,江苏省第三届“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推选结果公布,国家级教学名师袁军堂教授带领的“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研究生导师团队”荣获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称号。

该团队是由袁军堂教授领衔,殷增斌教授、汪振华教授、胡小秋副教授、程寓副教授、黄雷讲师等为骨干组成的教学科研团队。团队秉承“立德树人,培养服务制造强国战略的机械工程高级专门人才”宗旨,在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高性能陶瓷刀具制造技术与装备等方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新工科”改革项目等20余项,获国防科学技术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7项,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2020年获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团队指导的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5篇、校优秀学位论文12篇,25人获国家奖学金,18人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生,为国防现代化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科研上严谨求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培养创新能力

团队对学生严格要求,特别强调做科研要有严谨求实的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勇气,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团队每学期初制定学术活动计划表,每位研究生按照时间节点汇报已经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计划。即使在疫情管控期间,学术活动也在遵守要求的基础上保持开展。团队老师和学生听取每位研究生的汇报,并针对有疑问的地方展开深入的讨论。该项举措已成为课题组的传统,20年来坚持不懈,并不断完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团队对学生科研上的指导贯彻于学生整个读研期间。从最开始的如何检索文献、阅读文献和管理文献,到课题选择、开题报告准备,再到中间的实验方案设计,最后到大论文、小论文的撰写,都会全心给予指导。对于学生的论文写作,团队更是精益求精。一篇论文要跟学生反复讨论修改,从论文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语法,从每句话的说法、每张图的大小和样式、每句话的标点符号,都会认真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在良好的学术条件和科研氛围下,团队研究生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近五年,团队指导的研究生获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3篇、校优秀学位论文10篇,17人获国家奖学金、11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多位博士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和学校“优博”培育资助,另有多人获得“挑战杯”二等奖、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和社会活动先进个人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团队研究生获得的江苏省优秀学位论文

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具集研发及典型产品应用”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7项,研究成果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获得的奖励

团队研究生培养经验和取得的成果有力支撑了学科发展,团队负责人袁军堂牵头申报的“产学深度融合、多方协同的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20年度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团队于2017年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团队指导的毕业生广泛就职于航空航天企业/科研院所、中电、中国兵器、中船重工等国防单位,中广核、博世、奇瑞、福特、中兴、华为等装备制造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等院校。

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

学习上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着力提高学生读、写、汇报交流能力

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不仅包含科研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包含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老师们发现部分研究生科研能力较强,但在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学位论文的汇报与写作中存在明显不足。对此,团队专门召开会议,分析原因,提出了对策。明确了团队负责人主抓,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其他老师协助的方式,以开展专题讲座辅导、日常科研汇报训练等方式,提高研究生的文献阅读和归纳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PPT制作和汇报等能力。

团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开展培训活动

团队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从如何正确阅读和管理文献,快速了解文献中的基本内容、推论方法、创新特色以及主要价值,到科技论文的意义与要求、论文结构与内容、素材的积累与提炼、写作技巧及规范性、写作时态语法,再到PPT制作和汇报交流技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辅导。在日常指导学生过程中,时刻提醒学生要广泛阅读文献、总结文献,做到文献内容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思路才会开阔,课题更容易做得出彩。

这些工作不但有助于学生撰写较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三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在Corr. Sci.(中科院1Top)、Mater. Sci. Eng. A(中科院1Top)、J. Adv. Ceram.(中科院1Top)、Ceram. Int.(中科院2Top)、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余篇,培养的研究生,如苏飞、黄雷、徐伟伟、王博翔、洪东波等多次参加境内外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进行英文口述汇报。多位毕业生也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单位的骨干。

条件上努力提高科研保障,全力支持学生探索研究

团队依托数控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业与信息化部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高端制造装备与技术工程实验室等研究基地,并利用科研经费购置开展科研需要的仪器设备,创造良好的学术条件,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支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实验室一角

在科研过程中,团队全力支持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学生一旦有想法,与导师讨论后即可进行探索实验,消除学生因开展新实验对实验设备和经费的顾虑。尊重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由探索精神。

部分实验设备

生活上做学生的朋友,言传身教,排忧解难

团队老师把学生当作朋友来对待,总是以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来教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关心学生生活,团队年轻老师经常跟学生深入交流,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当学生经历失败和挫折时,团队老师会用自己切身经历鼓舞学生,给学生传递正能量,让学生重获信心与动力;每年通过组织春游和秋游等集体活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