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团委近日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一批批共青团干部以接续奋斗让五四精神之光穿越百年时空照亮新时代奋进征程。
走入青年内心,筑牢最实理想信念
深学笃行,夯实思想根基。南京理工大学团委始终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共青团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精心组织“四进四信”“青年大学习”“与信仰对话”等活动,获评全国“四进四信”活动基层优秀项目、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等荣誉。以重大纪念日和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传承五四精神 勇担复兴重任”“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等让团员青年“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握青年思想活跃、观念新颖的特点,策划开展“我爱中华”520点灯活动,活动荣登新浪微博热搜榜,人民网、团中央微信公众号等广泛转载,阅读量达10万+。
“四进四信”“青年大学习”“与信仰对话”等活动
典型示范,培育青春榜样。悉心培育、积极选树先进青年典型,充分发挥朋辈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五四奖章”“校园自强之星”评选、“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年度表彰、“我的青春故事”报告会等,每年选树百余名优秀青年典型,激励团员青年崇尚先进、学习榜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团十八大代表、直博生陈嘉伟同学矢志科技报国,本科期间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6篇SCI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获得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全国特等奖和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校党委书记张骏为2019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颁奖
走近青年身边,建设最暖青年之家
固本兴团、改革强团,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服务力。规范落实基础团务,完善“团支部清单制度”“三会两制一课”“推优入党”,夯实工作基础。深化推进“智慧团建”,提升信息化水平,全校21000余名团员注册、转接实现精准网络化。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校领导现场接待”,推动“青年之声”互动社区平台建设,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诉求,年均帮助解决各类问题500余件。
以改革促建设、以改革谋发展,加强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服务青年效能。出台《学生会组织改革实施方案》,聚焦“严管、精简、选优、提质”四个方面推动学生会工作提质增效,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分获“江苏省十佳学生会”“江苏省十佳研究生会”。实施“星团计划”助推学生社团百花齐放,以全程信息化管理提升学生社团管理科学化水平,理论学习型社团“红话筒”政治理论宣教团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题,制作系列微党课视频20余部,其中《陈云家书中的初心与使命》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红话筒”政治理论宣教团制作的《陈云家书中的初心与使命》入选“学习强国”平台
从严治团、学习建团,着力提升团干队伍战斗力。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强化“三严三实”作风,打造开拓创新、勇于拼搏的团干部队伍。实施“1+100”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每名团干部常态化联系100名团员青年,与团员青年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活动、一起体验。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力度,强化团干部理论武装,通过“青年学习汇”理论学习、“团青课堂”业务培训等,提升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
奔赴人民需要处,抒写最美青春名片
公益先行,志愿服务卓有成效。弘扬志愿者精神,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专业化、品牌化。近5年,建成校外志愿服务站点350余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余万小时,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国家级、省级志愿服务荣誉104项,“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张璐的支教故事登上央视网头条,王祎荣获“金宗奖年度支教教师提名奖”(全国仅5位)。选派研究生支教团、专项扶贫队助力脱贫攻坚一线,支教队在贵州创办了当地第一所脱贫攻坚夜校,团中央、贵州团省委领导现场观摩,贵州省20个极贫乡多次调研。
支教队在贵州创办了当地第一所脱贫攻坚夜校
知行合一,社会实践行稳致远。探索建立“课余经常性实践”“双休日重点性实践”“寒暑期集中性实践”三种实践模式,每年组建社会实践团队近200支,连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实践团队屡获佳绩,常青藤支教实践队获评全国大学生最佳实践团队奖(全国仅10个),近5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社会实践荣誉137项。
同心抗疫,彰显青年时代担当。疫情期间,南京理工大学685名团员青年主动下沉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时长37000余小时,以身体力行诠释“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青年学子发挥专业所长助力科技战“疫”,参与研发“红外体温异常检测热像仪”“人脸感知智能体温检测系统”等科技项目,已量产并服务抗疫一线。
迈向更高舞台,展现最强双创动能
瞄准前沿,科创赛事屡获佳绩。全力助推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打造“创新杯”“大学生科技节”等品牌活动,支持学院广泛开展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科创赛事,形成了“一院一品”的良好科创氛围。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竞赛中以总分第一捧得“挑战杯”,成为开赛30年来第7所捧得“挑战杯”的高校。青年科创团队入选首届“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在2016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奖赛摘得青年组金奖1项(全国仅2项),学校荣获“领军单位”称号。
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竞赛中以总分第一捧得“挑战杯”
校长付梦印重点指导“挑战杯”参赛项目
精育优出,青年创业成果丰硕。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依托“一体两翼三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模式,打造“创业文化节”“创业市集”、校“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新创e”互联网创业大赛等品牌创业赛事及活动,为团员青年提供实现创业梦想的舞台。在近三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累计荣获金奖9项、银奖2项、铜奖5项,2次捧得“优胜杯”。
创业市集活动
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2次捧得“优胜杯”
放眼世界,对外交流精彩纷呈。丰富对外交流,在世界舞台上展现青年学子风采。选派学生赴香港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荣获一等奖,参加“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荣获特等奖(全国仅3项)。在2019年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中,取得全球第90名、Honorable mention的成绩。连续7年承办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被评为“杰出表现单位”。
在“挑战杯”智慧城市专项赛中荣获特等奖(全国仅3项)
在2019年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球总决赛中排名全球第90名、获得Honorable mention
链接地址: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112920?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