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院校设计学科发展系列论坛”在我校召开

2021-05-20来源: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作者:李淑怡 曹田审核人:徐伟编辑:葛玲玲阅读:708

5月18日下午,由设传学院主办的“理工科院校设计学科发展系列论坛”在图书馆717会议室召开。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季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赵超、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潘长学、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唐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魏洁、郑州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予等教育部指导委员会专家出席了论坛。我校校长助理兼设传学院院长李强,学院副院长徐伟、王展,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樱,教授李亚军等以及院系部分师生代表参加论坛。论坛由徐伟主持。

首先,李强代表学院致辞,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我校设计学科的相关情况,并从军工文化背景的角度对我校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畅想。

赵超以“新设计,新探索”为主题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新课程、新研究、新实践、新探索和新机制,提出通过设计创新整合文化、技术、美学、商业等要素,主张实现设计的社会属性、人性化体验、以及可持续发展。指出,设计师需要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跨文化的敏锐洞察力、创造性的领导力,要通过产品与服务的创新设计引导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潘长学以“新文科背景下的综合性大学设计学科改革实践”为题做了专题报告。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科建设和发展历程,讲解了后工业时代的技术特征和设计研究的维度,提出设计学学科具有知识的交叉性,设计活动具有协同性。从6个方面凝练了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的专业定位。最后结合学校自身特色,详细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邮轮设计研究院的筹建过程和现阶段的发展情况。

专题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与设传学院学科建设小组成员就“理工科院校设计学科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圆桌对话。

季铁指出在学科评估材料的凝练方面,需要抓住亮点、留住特点、创造热点。学科建设需要拓宽思维,将本学科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面向未来做学科的规划和设计。

唐建认为,设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要与本校的特色学科相结合,人才培养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人和环境、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在本科阶段实施通才教育、硕士阶段实施专才教育、博士阶段实施英才教育。

魏洁介绍了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师生配比情况,结合江大的自身特色介绍了其设计学科建设的机制和特点。提出,后疫情时代,设计的边界已超出传统的认知,设计师需重视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的精细化需求。

王晓予介绍了郑州大学的综合情况、发展现状以及美术学院在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过程中的探索和创新,用非常详实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郑州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科的发展历程。

徐伟做总结讲话,向与会专家对我校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和建设所给予的建议表示了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