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华诞,既是对哈工大的最高褒奖,也是我们七所工信部直属高校的集体荣光。贺信虽然不长,但字字饱含习近平总书记对哈工大扎根东北、广育英才办学成就的高度肯定和深情勉励,句句渗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殷切希望和谆谆嘱托。6月10日,工信部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苗圩部长在座谈会上强调,部属高校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深刻内涵,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定发展自信,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走好新时代特色发展之路。
一、强化政治担当,深刻领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立意高远、思想深刻,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贺信明确了工信高校的办学方向。随着形势的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本世纪最大的全球性危机。疫情不仅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挑战,而且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产生巨大冲击,极有可能衍生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对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工信部直属高校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贺信对于我们积极妥善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严峻挑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举旗定向的重要意义。
贺信明确了工信高校的办学路径。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是习近平关于高等教育重要论述的又一次丰富,是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再一次强调。我们要以贺信精神为指引,把稳内涵式发展之“舵”,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就内涵式发展之“魂”,要打造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筑牢内涵式发展之“基”,努力写好“奋进之笔”,立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
贺信明确了工信高校的光荣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下外部环境变化的规律走向,坚定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以更加强烈的国家目标意识、使命担当意识,奋发努力、脚踏实地、攻坚克难,致力于打造国之重器,培养杰出人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和人才支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强化党的领导,践行“四个服务”光荣使命
哈工大的百年办学成就告诉我们,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四个服务”为根本导向,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就学校而言,一是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我们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切实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于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发挥学校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凝聚人心的作用,带领广大师生员工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部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学校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服务“两个强国”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统筹推进“一校三区”建设布局,努力将江阴校区建设成为服务“两个强国”建设的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的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的示范区,将盱眙校区打造为支撑国防科技创新和科研试验的功能区,将南京校区汤山分部建设成为国家兵器科研创新基地,为创建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发展空间和注入强劲动力。三是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学校以疫情防控为契机,充分调动人才、学科等要素的积极性,聚焦应急能力、技术迭代等短板弱项开展联合攻关,大力提升学校治理效能和优化治理体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身体健康,积极为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做贡献。同时,我们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勇担当、善作为、争先锋,切实将疫情防控凝聚的力量、积累的经验转化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强化育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建校67年来,无论是“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还是“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都体现了学校育人的理念与追求。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在学深悟透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上狠下功夫,确保抓紧抓好、落地见效。一是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秉持“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的使命担当,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德行的养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报国志向,通过塑造“有魅力的教师、有温度的课堂”,努力构建彰显学校特色、充满生机活力、具有示范效应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怀有炽热中国心的工程精英和社会中坚。二是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以构建和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和“十育人”体系为目标,努力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深受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着力打造若干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务工作人员和专任教师融合发展的“大思政”工作体系,努力实现“门门有思政、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组织开展党史国情、校史校情、革命传统等主题教育,着力增强大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以“四有”好老师标准引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要靠教书育人的生力军。加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培养力度,加强对“最美奋斗者”“工信楷模”王泽山院士以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多角度展现南理工人立德树人、矢志报国的时代风采,讲好师德故事、弘扬高尚精神,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学风,激发全校师生在新一轮发展中的新担当新作为。
四、强化特色发展,激发“双一流”建设强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要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总书记提出的十二字要求,赋予了学校“团结、献身、求是、创新”八字校风新的时代内涵,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一是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目前,学校兵器与装备、化工与材料、电子与信息三大学科群已形成高端聚合、交叉融合、辐射示范的优势和影响。面向未来,要持续深耕拓展,聚力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的特色定位,坚持“强势工科、特色理科、精品文科、新兴交叉、医工结合”多学科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三大优势学科群向三大一流学科群跃升,打造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一流学科体系。二是加大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和“青年教师成长助推计划”,实现了师资队伍规模和质量“双增长”。下一步,学校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师资规模和层次,汇聚培育顶尖人才,构建灵活用人机制,形成全员岗位管理体系,畅通发展渠道,强化绩效激励,实现高层次人才倍增和各支队伍协调发展,成为支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第一资源。三是大力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以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为牵引,充分发挥全国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的辐射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激励科研人员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聚焦量子技术、新能量物质、含能材料、医工结合、军事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实现原创性、突破性重大科研成果产出,努力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贡献南理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