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百年荣光·书奋进之笔】专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杨健

2021-12-31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作者:杨健审核人:李涛编辑:曹佳音阅读:3395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也是学校实施“十四五”规划,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奋进之年。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踏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凝心聚力,勇担使命,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日前,校党委宣传部推出“承百年荣光·书奋进之笔”系列专访,邀请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结合规划的实施,畅谈本部门“十四五”时期的工作目标、建设思路和发展举措。以此进一步提升南理工人对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在全校营造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建设的良好氛围。

记者:目前,学校“十四五”规划已编制完成。作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院长,请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制定实施,介绍一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建设思路、方向与重点是什么?请分别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来阐述。 

杨健:学院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谋划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统筹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编制和落实工作。“十四五”期间,学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服务“两个强国”为驱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强内涵建设,持续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力度,不断增强学院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力求聚变效应,大力推进重点平台建设和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建设,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向研究型学院迈进,朝着特色鲜明、实力突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发展目标奋进。

一、凝练学科建设方向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凝练和布局“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软件工程学科”等学科群,以学科带头人和方向带头人为核心,进行学院新一轮体系架构和学院学科群的组建和布局。在学院原有特色和优势基础上,以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形成新的重点发展领域,适应服务两化深度融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指标。

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健全“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加强课程及教材建设,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及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力量做好大团队建设,特别是军工科研团队建设,着力打造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团队。积极引导教师申请和承担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应用科研项目,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坚持在某一科研方向上,做持之以恒、深入持久的工作,发表高质量有影响力的论文。

四、加强人才队伍引育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以人才精准引育为基础,促进各系师资队伍质量提升;以强化外引内育为抓手,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的集聚和倍增效应。

五、拓展社会服务面向

面向“两个强国”战略,加强成果转化,服务国防、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深化和拓展地面机器人的应用,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校企合作联动。

 记者:作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的院长,请您谈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将通过采取哪些具体举措来确保“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的完成?

杨健:学院将从以下5个方面确保“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的完成:

一、党建引领,激发学院向心凝聚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引领和保障学院改革发展。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创新理论武装,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切实加强样板党支部建设,加强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引导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院凝聚力、师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二、内涵提升,优化学科方向提质增效

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学科、人才、平台资源配置,在保持学院原有特色、优势学科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科方向。围绕学院计算机科学ESI 1%学科稳步提升和新一轮学科评估提升工程,形成系列学科梯队提升和学科群建设的具体举措,在科教资源上做倾斜配置,形成有效改进方案。整合平台资源,落实运行机制,提高成果产出,提升平台建设效益。

三、人才引育,推进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人才绿色特区和直通”机制体制,实施“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智能与信息专场人才引进论坛”“人才特区”和高层次“助推计划”等。依托三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加强“人才特区”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力度,深化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改革,以教育评价为抓手,全面激发人才队伍的发展活力。

四、整合架构,推进学科实验室科技创新

构建完善的实验室体系,从省部级、校级和院系级三个层面,形成学院总体实验室架构,完善分级运行管理机制。完善教育部、工信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固定人员引进、实验室专有人员管理、人员聘用和运行机制体制,为实验室实体化创造条件,提升实验室综合创新和科技产出能力。

五、综合改革,推进学院精细服务与治理

加快推进管理制度改革、评价激励改革、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指导委员会、教师代表大会、教授治院和团学组织等作用,实现教授治学、民主治院和依法治院的治理体系。推进建立一线教学人员和学院非教学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形成教学研究与改革奖励津贴的补充措施,促进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记者: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围绕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请谈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将在学校“十四五”期间发挥怎样的作用?开局之年重点推进哪方面工作?

杨健:学院工作以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计划实施学院“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抓手,结合学院特点和优势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升“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的国际国内影响力。着力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稳固和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软件工程学科的学科排名。

2.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外引内育。通过紫金论坛等多种渠道,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和全职博士后的引进工作;积极开展优秀青年教师的托举工作,推动高层次人才项目,争取在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3.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动“双万专业”内涵提升和持续改进;落实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建设,抓好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4.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和高层次学科竞赛。着重加强教管联动和发挥班导师作用,提升拔尖本科生发表高质量论文、专利和软著等产出率。强化学院在研究生招生、推免和培养环节的全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论文质量。

5.进一步拓展科研新领域。围绕大数据、类脑计算、智能机器人、智能软件与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新兴领域,逐步聚合和组建科研大团队,申请大项目,开辟新的科研增长点。


 院长简介:

杨健,教授,博士生导师,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获2011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18年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在IEEE Transactions及Pattern Recognition等国际权威SCI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Google Scholar被引用190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4000余次,2014-2019连续六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项目申请人担任/曾担任国际学术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和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Neurocomputing、自动化学报等编委。2016年入选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省部级一等奖4项(其中第一完成人3项)、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