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证中国兵工教育70年发展历程的老照片故事

2019-10-09来源:档案馆作者:何振才 李梦瑶审核人:何振才编辑:阅读:2084

  编者按: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且以兵工教育为特色的学府,从北国冰城到江南故都,从哈军工的艰苦创业到南理工的硕果累累。六十六年卧薪尝胆,几代人奋发进取,南理工人始终传承着“强大国防  繁荣祖国”这一神圣而庄严的使命,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近乎神话的传奇。《南京理工大学报》特开辟《南理工记忆》专栏,与师生们一起分享学校发展历程中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发掘学校发展史上的历史记忆。

                     

  2019年3月以来,我校档案馆积极筹办迎接国庆70周年的图片展。2019年5月8日,老同志提供一张拍摄于1949年的老照片,系原华东军政大学军事科学研究室专家合影。

  

这张历史老照片,不仅经历了70年风雨,而且照片里的人物与新中国70年的兵工教育历程、我校学科发展等都有着密切联系。      

    一、军事科学研究室的成立前后

  1949年5月27日,即上海解放第二天,原国民政府兵工大学的张述祖教授在上海家里接待了两位解放军同志 (祝榆生、许哨子), 他们受陈毅司令员委托,希望张述祖教授将没有去台湾的其他兵工专家、同事或学生等组织起来,为新中国建设出力。      

  许哨子(1949年摄)

  张述祖教授爽快地答应了请求,并积极寻找散落在沪宁一带的同事或旧友,与10多位专家教授相聚,商讨了为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教育事业做贡献的想法,最后还签下名单。

  在张述祖家开会的兵工专家的签名(许哨子提供)

  随后,张述祖与专家教授起草了报告给陈毅市长、粟裕司令员,希望成立一个类似兵工大学的军事技术学校。经过陈毅等积极努力,1949年9月成立了“华东军政大学军事科学研究室”。首期13位专家教授获得华东军大颁发了聘书。  

   军事科学研究室成立后不久,又改隶为华东军区司令部。解放初期,专家教授们以极高的热情,抓紧研究用于实战的军事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952年,中央军委授命陈赓等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军事科学研究室又整建制划归哈军工,这些教授成为哈军工创建初期的重要师资之一。据档案记载,哈军工筹建委员会10人小组中有5位来自该研究室,分别是:张述祖、任新民、赵子立、沈正功、胡翔九。

  二、军事科学研究室专家们在哈军工发展中的贡献

  据学校馆藏哈军工时期档案记录,军事科学研究室13位兵工专家张述祖、任新民、沈正功、赵子立、马明德、周祖同、金家骏、鲍廷钰、何乃民、岳劼毅、江潮西、张禄康、钟以文、胡翔九、祝榆生、许哨子全部来到哈军工,投身兵工教育和科研事业。  

  三、军事科学研究室部分专家对南理工学科发展的贡献

  回顾学校的发展历程,1960年由哈军工炮兵工程系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组建为炮兵工程学院,经历不同发展时期,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60年分建时,原军事科学研究室部分专家,伴随着学校创建和迁移,一直为学校学科建设默默奉献。

  2017年9月,南理工的“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的一流学科序列,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列第一位,该学科下设四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这四个二级学科都是哈军工时期创建的,学科带头人沈正功、徐世林、卢寿枏、冯缵刚、范柏青、晨雷、鲍廷钰、浦发、张述祖、吴洪鳌、朱逸农、肖学忠、赵子立、张宇健、任新民、金家骏、许哨子、程尔康,大多是来自军事科学研究室的人员。

  他们是南理工优势学科创建和发展的骨干力量,这个团队人员拒绝逃亡台湾,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国防建设,真正将个人的理想和抱负融入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成为“不忘使命、强军报国”的时代先驱,凝聚为学校最宝贵的“南理工精神”。

  华东工学院时期老兵工专家与胡翔九主任合影(20世纪80年代)

  回眸新中国兵工教育发展的70年,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不论是在三尺讲台,还是在条件艰苦的试验场地,始终初心不改,肩负着“强大国防  繁荣祖国”的光荣使命。因为兵工教育的特殊性,很多从事这一领域的科教人员甚至还要隐姓埋名,放弃各种荣誉和获奖机会,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报国路。

  今天,当我们再次凝视老照片,这个群体的经历和业绩呈现在历史长河中,也只是一朵浪花,但是却印证了中国兵工教育70年的不平凡历程;这个群体所经历的时代变迁,始终与祖国的发展脉动息息相关;这个群体的整体记忆,已经成为“新中国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珍惜和怀念的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