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目:三问四答 教育新基建推动教育现代化迈向新高端

2021-09-08来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作者:李千目审核人:李涛编辑:杨钰婷阅读:5432

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加速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我国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

今年7月21日,教育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以信息化为主导,面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教育新基建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全要素、过程链、价值链的全面链接,打通传统教育痛点、难点和堵点,打造教育新动能,为教育发展开辟新空间。

一、体系分析:教育新基建“新”在哪里?

教育新基建新在“六大方面、六大特征”的体系。

首先,教育新基建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信息化变革的牵引力量,是加快推进教育强国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加速孕育形成。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38.6%,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网络和4G/5G网络。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中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落到教育方面,《意见》应运而生。

《意见》指出,“以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为特征”。这六大特征,自底向上,分为四层:“技术迭代”是基础支撑;“软硬兼备、数据驱动”是推进方法;“协同融合、平台聚力”是着力手段;“价值赋能”是效果展现。

《意见》提出从“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六大方面推进。这六大方面,分为三类,“信息网络、平台体系、可信安全”属于信息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数字资源、智慧校园”是搭建在网络、平台、安全的基础上,具有教育行业的特色基础设施;“创新应用”从教学、评价、研训、管理等四大场景布局,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意见》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这段序言,明确地告诉我们:当前,已经不在于你是不是愿意拥抱教育新基建,而是以何种方式、多快的速度拥抱教育新基建?是不是有长期思维?是不是有推动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变革的决心?

二、动力变革:教育新基建对教育发展带来怎样影响?

教育新基建的落地全面渗透和深刻影响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改善传统教育方式和模式。

首先,从历史视角来准确看待教育新基建。

教育现代化一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长期探索。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次明确了“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93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起比较成熟和完善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的现代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

可见,教育现代化始终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贯主题和鲜明旗帜。今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的教育新基建《意见》正是为有序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谋篇和落地布局。

其次,从技术视角来看待教育新基建。

教育新基建六大特征的本质是支撑数据驱动。通过“数据+算力+算法”,以教育信息流带动教育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所以,这次是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六部委联合下文。

第三,从实施视角看待教育新基建。

既然能够看到这轮教育新基建的本质,那么怎么有效分解和推进呢?巴菲特说过,“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轻的难以察觉,到后来却重的无法摆脱”。教育新基建是突破原有视野,建立教育信息化立体提升的新认知。

这轮教育新基建有一条清晰的路径:教育数字化解决“看得见”的问题,教育专网化解决“看的广”的问题,教育智能化解决“看得清”的问题。其内在逻辑是不断把人类对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的认知规律通过“数据+算力+算法”的模式融入网络空间(这里的网络空间不是Network,是Cyberspace)。这就是《意见》提出:“建设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相融合的新校园,拓展教育新空间”的目的。

三、范式迁移:教育新基建的系统性竞争优势体现在哪里?

《意见》中指导思想指出:“以教育新基建壮大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服务新需求,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首先,教育新基建可以对传统教育要素产生升级效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数字化创新可以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例如,电子商务减少了传统商业基础设施大规模投入,电子政务一网通、“最多跑一次”等等数据要素集聚,减少了人力和资源消耗。同样,教育新基建可以用更少的投入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

其次,教育新基建的价值取决于体系化应用场景而不是拥有的数据量或者使用的技术。教育信息化已经有一段时间,为什么教育系统孤岛问题、数据确权问题、师生反复填表问题等等,还在寻求试点突破阶段。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角度,习惯是点上的和局部的。只关注数据量和技术选型,只看到了某个问题,缺乏战略引领,无法形成全局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

未来,虚拟实验、智慧教室、数字孪生、智能教辅、在线教学效果测评等等技术必将广泛应用,信息化肯定将呈现更多方式来满足人们内涵式发展。各地各部门推进教育新基建过程中,如果还是按图索骥,拿着旧地图,只追随别人的旧路,怎么能抵达新大陆。

教育新基建是站在“两个大局”加速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局起步的交汇点,要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数字化创新体系和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模式,打造关键环节抗冲击能力体系,推进科教强国战略,切实扛起“支持全国数字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

四、两在两同:科学、系统、扎实地推进教育新基建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号召全党“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教育核心目标是育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推进教育新基建从本质上是要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个在我们教育信息化层面,就是教育信息化全局优化的需求和碎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只有全局的优化,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今天我们教育信息化的供给还是一个碎片化,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我们要通过教育新基建所要去解决的。

以高校信息化为例,十三五期间,高校信息化追求的是业务能力、性价比等功能诉求;今天,我们面对的不仅仅关注功能性诉求,更多出现关注内容服务、参与度、有效反馈、数据分享等诉求。教育信息化的需求已变化,我们的供给能否跟上组织需求的变化?

首先,今后五年,推进教育新基建成功与否,面临的重大挑战就是如何应对教育对象的主权崛起。一百多年前,福特说:“不管消费者需要什么,我生产的汽车都是黑色”;去年欧莱雅中国总裁说:“22年前进入中国时,美妆行业是千人一面,现在是一人千面”。这同样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对象需求的变化:场景化、实时化、互动化、内容化。对于我们来说,推进教育新基建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去满足海量的、碎片化的、实时的、多场景的服务对象需求。这就是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雷朝滋司长指出的,“推动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术的逻辑,从教育生态构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去勾勒发展蓝图”。十四五期间,我们坚持迭代升级、高频创新,推动学校平台的开放共享,聚合教育资源,构建面向高校、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面向社会的自适应开放平台。通过便捷、优质、可选择的云应用,支持学校开展教学、科研、管理等多场景服务模式。建立开放动态的应用接口体系,支持多方提供通用化的教育云应用,构建多元化参与的教育应用新生态。

其次,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高校信息化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必然是:迭代升级、数据驱动、高频创新,释放数字化创新力。教育新基建是的“迭代升级、数据驱动、高频创新”,这里面所隐含的另一层含义就是,面对变化要敢于决策、反复提升和低成本试错。阿里董事长张勇说过,“最怕的不是管理者做错决定,而是不做决定”。教育新基建将强有力支撑了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前提就是各省份、各教育部门的教育信息化组织者能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当中找到确定性,最重要的特质是敢于担当。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新型数据中心的建立,依托新型数据中心促进教育数据的应用。尝试探索省级教育行业的教育云,依托国家资源推进计算及灾备存储的建设,整合学校超算资源和人工智能算力资源,为学校及社会提供基础算力工具。大力推动“一数一源”,依托学校智慧门户,推动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的数据流动。提升教育发展动态监测能力,提升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强化精准趋势分析能力,升级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系统,建立教育发展指数,汇聚教育宏观数据,支撑科学决策。

第三,教育新基建具有向教育各业务工作全面融合渗透的特征,要树立大人才观和全员理念,坚持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支持开展信息化服务创新和探索。如果顶层设计没有聚焦教育中心工作,没有切实服务教育改革和事业发展,教育新基建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大家自然就会缺乏对教育新基建重要性的正确认识。这时候,教育新基建是Who来落地的问题,就会变成了Who Care!同时,高校信息化建设目标是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强化顶层设计,没有切实服务学校改革和事业发展信息化作用就得不到发挥,队伍建设就不会得到重视。在新一轮建设当中我们将明确队伍的目标定位、发展计划、岗位设计、工作考核,信息化队伍建设同样要树立大人才观和全员理念,应该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合作共赢的模式,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

第四,人类社会认识客观世界的传统方法论有两种,一种是理论推理,路径是“观察+抽象+数学”;另一个是实验验证,路径是“假设+实验+归纳”。今天,信息化的发展造就了第三种方法论,即,“数字孪生+模拟演练”,尤其在教育领域,虚拟世界可以更加高效和低成本地、精准地去优化、模拟现实世界,然后把这些决策效果反馈到教育对象。教育新基建的创新和竞争力正是如此。所以,雷朝滋司长指出“教育新基建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新基建的出现使教学应用的普及及科研训练的拓展发生了质的变化,我校在十四五建设过程中将探索新型的教学方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尝试将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想结合,推进智能助教、智能伴学等,实现“人机共教、人机共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提升教学能力,优化教师管理。开发基于教学能力智能诊断与分析的自适应学习和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模拟实训环境,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站在全面开启教育新基建的起点上,各地教育部门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思想破冰”破除路径依赖,以“两在两同”狠抓工作落实,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力,加快构建教育信息化新发展体系,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办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