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奏华章③】怀揣梦想,服务国防,勇担新时代重任

——记第19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卞雷祥

2024-05-14来源:宣传部作者:宗和审核人:卢晓云编辑:葛玲玲阅读:941

【编者按】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第三期刊出《怀揣梦想,服务国防,勇担新时代重任——记第19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卞雷祥》。


他是一位85后青年教授,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A类、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等荣誉。他所在科研团队荣获南京理工大学“青年五四奖章”,培养博士后获评共青团江苏省委寻访的江苏青年科技创新“U35探索人选”称号。

近日,他荣获第19届“江苏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他,就是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卞雷祥。他怀揣梦想,身体力行,急国家之所急,想学生之所要,矢志不渝地为祖国科教事业贡献力量!

献身,是情怀,更是使命

他三年完成本科学业,24岁获得博士学位,并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是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入选者(2021)、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2018)。他紧扣“敏感材料-先进电磁测量技术-地下空间多源探测技术与无人装备”创新研究链,攻坚克难,深耕地下空间智能感知研究方向,服务国民经济与国防科技需求,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加强计划课题等20余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他倡导“产学研用”互促互融,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获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1项,指导研究生获中国传感器创新创业全国决赛一等奖、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大赛银奖等多个奖项。

时间拉回到10年前,卞雷祥加入了“红色底蕴浓厚”的南京理工大学,成为了世世代代“投身国防、献身军工”的南理工人一份子,也遇到了他科研道路上的两位“伯乐”——付梦印院士和王明洋院士,被他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的教诲深深影响,卞雷祥在两位领路人的指引下积极融入国之所需,并根据专业特长快速开辟了特色研究方向——地下空间目标智能感知。

地下爆炸物等隐匿目标是卞雷祥最常打交道的对象,但他对家人绝口不提。当别人问到他怕不怕时,他会淡然地说:“怕,但正因为怕才要研发智能化的无人探测技术,这样才能减少战士伤亡。”为验证探测装备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和开展新质能力推广,他带领团队在西北戈壁顶过风沙、在南海岛礁战过酷暑、在唐古拉山口抗过高原反应、在草原斗过酷暑日晒,一年中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在外保障演习或演练活动。在吉林某靶场,是团队第一次面对实弹探测作业任务,即使经过综合研判、确认爆炸风险极小的前提下,没有受过训练的研究生团队成员不可避免的产生“心里恐惧感”,他不顾危险率先进入疑似区域完成人工探测,确认了实弹存在,有力保障了爆炸物排除。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强大国防、繁荣祖国”,哈军工的“红色基因”已深深地融进了他的血液。

带队在西北戈壁

2023年9月18日晚,是南京理工大学原创话剧《献身》公演的日子,卞雷祥原计划带着上小学的女儿观看演出,但临时的出差打乱了这一计划,于是将票送给了对自己不顾家而“颇有微词”的岳母。出差回来后又是一个深夜,就在他小心翼翼打开家门时,却发现一家人都在等着他,岳母说:“雷祥,我之前一直不清楚你们做的是这么伟大的事,这个小家有我们,你安心忙你的工作,我们以你为荣!” 从此以后,他发现,岳母对他的埋怨少了,对他的支持和体谅多了。

求是,是执着,更是热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是基础性工具,是科学的“基石”。目前我国的高端先进仪器仍主要依赖于进口,核心器件面临“卡脖子”窘境。卞雷祥始终坚信“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行,一定能做到更好”。

他带领团队深耕多模式一体化的地下目标探测成像仪器新体制、成像理论与技术装备,完成了基于敏感材料多物理耦合效应的电磁传感原理及器件系统设计,提出了磁异常、瞬变电磁场和谐变电磁场多模式一体化的地下目标探测系统设计并研制样机,在减小系统重量、体积的同时,仅一台该样机一次作业就可完成传统需要2-3套系统多次作业才能完成的工作,在战术上降低了勤务能力要求、提高了作业效率,技术上解决了地下目标多源数据融合低虚警率探测和高精度分类识别难题。针对复杂场景,进一步构建了无人平台搭载的“磁-电磁-声震”多源探测技术体系,研发了系列装备样机,相关研究发表了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除了积极推动创新成果在国防领域的应用,卞雷祥还注重在国民经济领域进行成果转化,与地方相关行业产业开展合作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2023年与省内高技术企业合作获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1项,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电池用高精度智能电流传感器,协助企业推进产业化。

卞雷祥刚入职南理工时,面临场地、仪器、人员短缺的窘境,他没有气馁,缺少场地,他就在楼道里做实验,仪器不够,他就带着研究生自己动手搭,研究生少,他就自己加班到深夜。尽管他带领的科研团队不断在壮大,但他从未离开科研一线,亲身参与每一次重大的外场试验,和团队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身作则,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树立科研创新的榜样,他的身上散发着求是之光,执着之魂,更有着燃烧的热忱。他先后于2017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8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021年入选了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这些亮眼的成绩离不开他对问题的不懈追问、对真理的执着追求。    

受聘淮安仪器产业联合体咨询专家

育人,是责任,更是初心

卞雷祥不忘自己选择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的初心,传承扎实学识和优良“红色基因”。“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他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他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道德理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致力于培养能投身国防领域和高端仪器领域拔尖人才,注重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培养模式,形成了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教书育人方法。

 指导学生开展试验                           指导学生开展试验

    指导学生调试设备                        为研究生讲解仪器原理

近五年卞雷祥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微机原理》、《测试技术》和研究生课程《Modern Sensor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s》。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课程中,除了认真备课、传授文化知识,还将思想政治融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至诚报国,树立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重要行业的理想信念。卞雷祥注重言传身教科研育人,激发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坚持带领学生探索未知和深入工程实践,团队形成了“从实践中来—研究突破—到实践中去”的完整链路。面向国家需求、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突破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最终落地应用,全过程培养,提升学生学术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过硬本领。在带领学生参加演习演练期间,积极协调一线主官为学生提供观摩打靶等国防教育机会,激发学生兴趣,树立国防信念。他先后指导毕业研究生13名,均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3人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荣誉,全部就业于国防类科研院所及华为、海康威视等民族企业。先后指导研究生获得中国传感器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决赛一等奖、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银奖等,所在团队多次获得校五四青年奖章、优秀导学团队等荣誉。

“欲得其上,必求上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卞雷祥始终以此为标尺严格要求自己。“春风化雨,立德树人”,作为一名老师,他无悔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未来将继续坚定谱写育人新乐章,因为这是他的使命,是他的热忱,更是他不忘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