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同奏启新程 砥砺奋进谱华章
——南京理工大学2024年新年贺词

2023-12-31来源:党政办公室作者:张骏 付梦印审核人:郭健编辑:曹佳音阅读:13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天地春晖近,日月开新元。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谨代表南京理工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所有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友人,致以最真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

大道无言,其行且坚。过去一年,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在壮阔的时代大潮中,南京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70周年华诞。办学70年来,学校实现了从专业科系到独立办学、从部队院校到国防特色高校、从传统兵器行业院校到理工特色综合型大学、从教学科研型高校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四次历史跨越”,当前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行。七秩风雨,初心如磐,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强军兴国的道路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谱写出了气势雄浑的南理工乐章。回望即将过去的2023年,我们心中充满了感动与自豪。

这一年,我们高举信仰之炬,爱党爱国的“主旋律”越来越昂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推动“三级联动”的党建与业务深融互促,为学校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赓续学校“哈军工”基因,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哈尔滨工程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真正将总书记对“国防七校”的亲切关怀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以“献身七秩、求是一流”为主题,隆重庆祝建校70周年,举办高质量发展大会、科技成果展、人才自主培养论坛等系列活动,总结办学经验、展现发展新貌、擘画前进蓝图,受到广大师生校友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师生共演大型原创话剧《献身》,全景式展现老一辈南理工人矢志国防的崇高情怀,为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注入了时代新内涵。

这一年,我们坚定报国之志,逐梦一流的“进行曲”越来越高亢。紧盯关键核心领域,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获评“珠峰学科”2个、“高峰学科”3个、“高原学科”5个,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连续保持全国第一,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跻身国内顶尖行列,在三大优势学科群构建了“珠峰引领、高峰带动、高原支撑”的一流学科发展体系。现有ESI前1‰学科2个、前1%学科10个,实现“理工文交”全覆盖。新增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全校总数达19个,基本涵盖全部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新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重组建立物理学院,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日益完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揭牌主建“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牵头获批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1个,新增联建国家级平台2个。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再创历史新高,承担了一大批重大重点专项,牵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创新团队奖1项、一等奖5项,创历史最好成绩。回望2023,南理工人挺膺担当、不负重托,为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贡献了重要力量。

这一年,我们砥砺奋进之心,培育英才的“最强音”越来越铿锵。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纪念陈赓老院长诞辰120周年,央视《中国脊梁》聚焦宣传王泽山院士榜样事迹,“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信念广泛传扬、深入人心。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新增各类国家级领军人才6人、青年人才29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不断涌现,1人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再添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斩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锻造“招生-教育-就业”全链条育人体系,谋划推动“强基拓新”人才培养改革,继续办好本研贯通培养的“鼎新创新人才班”,高质量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央视“对话”“焦点访谈”栏目连续报道我校人才培养实绩。南理工学子勇夺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冠军,学校成为全国第三所同时获得“挑战杯”与“互联网+”大赛总冠军的高校。精准帮扶困难学生的“暖心饭卡”项目,连续8年接力不断,再次受到人民网等媒体点赞报道。心有大我、赤诚报国,全校超72%的毕业生奔赴国防和工信战线建功立业,一大批杰出校友破坚冰、涉险滩、闯难关,将汗水倾洒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回望2023,南理工人锐意进取、矢志超越,用拼搏奏响了奋斗乐章中的时代强音。

这一年,我们凝聚协同之力,开放办学的“大合唱”越来越响亮。着力推动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以更大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揭牌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聚焦实现“四个零距离”,打造特色鲜明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样板间”。顺利启用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开工建设江阴校区延伸项目,“一校三区”建设再创新局。又一批新成员落户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有力赋能地方发展。扎根中国大地、拓展全球视野,国际化办学道路越走越宽,新增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江苏省外专工作室3个,加入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继续办好“南理工—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国际创新实验班。回望2023,南理工人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绘就了更加广阔的合作发展蓝图。

涓涓细流汇聚成江海,点点音符合奏成华章。这一年,学校的每一份收获、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全体南理工人的团结一心、不懈耕耘,离不开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关怀厚爱。在此,我们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紧贴强国强军需要,全力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为更好服务支撑国防现代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以及“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贡献更多南理工智慧与力量,以优异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党委书记:张  骏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付梦印

2023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