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召开“破与立·新时代研究生课程建设研讨会”

2023-12-21来源:研究生院作者:陈飞 江芳/文 郝佳昕/图审核人:陈雄编辑:李英阅读:17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建强关键培养要素,加快推进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生课程建设,促进研究生教育和工程硕博士培养高质量发展,12月18日,学校召开“破与立·新时代研究生课程建设研讨会

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江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社长周文辉,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耿有权,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副处长田蜜,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郁惠蕾,南京理工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雄,国家级教学名师吴晓蓓、钟秦、袁军堂,教务处、钱学森学院领导,各学院分管研究生培养工作领导和近三年学校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负责教师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齐玉辉主持。

陈雄代表学校对参会的领导、嘉宾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全球加速兴起,科技和人才竞争成为国与国竞争的焦点,国家对高科技领域领军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今年9月学校入选了第二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如何打造更加卓越的研究生教育,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是迫切需要探索的问题。推进适应时代需求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已成为关乎研究生培养全局的重要课题。希望研讨会的召开能为学校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程建设水平,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刘江涛在致辞中指出,重视研究生课程学习,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是当前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课程质量是学位点合格评估、学科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江苏省在课程建设方面开展了研究生优质教学资源评选、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的培育、遴选等工作,她充分肯定了南京理工大学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希望南理工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工作能够在全省范围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和推广作用。

周文辉在致辞中表示,课程体系关系到研究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创新能力的塑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研究生成长成才中具有全面、综合和基础性作用。他认为,当前研究生较为缺乏的课程有实践教学类、研究方法类和学术前沿类等课程。同时他也介绍了国内部分高校在研究生课程建设上的探索,并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为新时代的研究生课程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在研讨会报告环节,东南大学耿有权教授作题为《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特点与要求——兼谈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研究生教育的新背景、新定位、新方针、新内涵和新要求,重点介绍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五个特点与六项要求,并积极展望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未来。

南京大学张亮教授作题为《新时代研究生课程质量提升的若干思考——基于南京大学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从研究生教育特征、研究生课程观、政策指导、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新时代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理念,并从南京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实践出发探讨了如何提升研究生课程质量,重点分享了一流前沿课、一流核心课、一流基础课“三个一百”优质课程的建设规划与成效。

电子科技大学田蜜副研究员作题为《以“研”为中心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的报告,报告从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实践出发,详细介绍了改革背景,重点突出构建“成电特色”研究生课程体系,阐述了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设计、具体举措、成功案例和改革成效等,并将继续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全方位的质量评价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

华东理工大学郁惠蕾教授作题为《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情况介绍》的报告,首先阐述了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时代背景及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下研究生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其次基于学校发展历程、学科特色鲜明及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的现实情况,重新厘清了研究生培养序列的定位,重塑了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思维与体系,最后重点介绍了学校课程改革的举措。

交流研讨环节由南理工研究生院副院长江芳主持。国家教学名师钟秦以研究生课程《化工技术进展》为例探讨了项目引领式教学实践,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经典案例、教学感悟等多个方面展开。他指出,应以宽专交融的思路设计课程内容,以复杂程度递增的课程内容模块,奠定多学科融合基础,以综合性内容展现学科思维与领域特色。对于化工等工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应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在未知领域开拓创新所需要的工程能力为主线,采用“课程+学程项目”,引导学生在真实世界及团队合作中学习。他认为好的课程教学能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提供充足的研究方法,并能促进后续研究课题顺利开展。

国家教学名师吴晓蓓充分肯定了学校专门召开新时代研究生课程建设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她指出,研究生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具体“破”什么,“立”什么,需要大家一同深入思考、创新实践。她认为,课程体系建设要合理设置宏观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现有的基础上要先立后破,持续推进。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未来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建设上要体现“新”和“交叉”,教学元素要多元,采用最适合的教学组织方式,授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在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和成长。

国家教学名师袁军堂在分析了我国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是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任务。研究生的学位授予要求学生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课程建设要围绕这个要求做好顶层设计。此外,他建议要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推动构建课程思政大格局,用科学家精神引导研究生树立科研报国之志,在推进制造强国战略中勇担责任与使命。

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负责人环生学院马德华老师介绍了她在《环境毒理学》课程建设中的具体做法,一是把课程学习与选课研究生的研究方向相结合,二是构建基于学思结合的课程思政融入路径,三是注重教学实践反馈,构建课程学习的闭环系统。计算机学院肖亮副院长分享了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图像分析基础》的建设经验,并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课程体系为例进一步探讨了研究生课程中的“坚实”与“宽广”,同时他也强调“破”就要破得彻底,要向国内外做得好的高校进行广泛学习借鉴。

近年来,学校开展了研究生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改革,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理论知识。数统学院张军教授介绍了他在《高等工程数学》课程教学中的几点感受,他认为要培养研究生学会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运用工程的语言去理解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学生要结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在研究实践中多加应用,而作为教师一定要跟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运用工程实践来重新认识教学,并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教学设计。

学校自2022年入选国家首批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高校以来,与兵器工业、兵器装备、中国电科等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我校牵头在兵器科学与技术、火炸药两个关键领域正在建设4门工程硕博士核心课程。机械工程学院郭锐副院长结合《智能化弹药系统理论与工程实践》课程讲述了与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建设的经验,课程通过带领学生走进企业生产一线以及小班化现场操作体验,来强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周文辉在研讨中谈到,本次会议主题聚焦研究生课程的“破与立”,共同探寻新时代研究生课程的改革之道,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的重点,新时代要充分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课程教学的新形态;课程要更多地服务培养目标,要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同的培养目标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和设置课程体系。

江芳在研讨环节总结中指出,课程学习是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必备环节,要将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改课题研究、教学成果奖培育等研究生培养环节串联起来系统建设,遵循育人规律,强化质量意识,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培养更多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本次研讨会将成为我校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一个新的起点,帮助研究生授课教师更加深入理解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涵,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和要求,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学校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