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十六】专访中法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森

2020-05-12来源:中法工程师学院作者:杨森审核人:编辑:崔玉萌阅读:2991

编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年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击楫勇进在中流,站在接续奋斗的新起点,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征程,党委宣传部现策划推出“聚焦中心·聚力发展”系列专访,邀请学校相关学院负责人,对本单位落实年度主要工作、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为“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具体举措作深度解读,从而充分体现各学院如何以更强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创新力来引领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学校全力开启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结合学校2020年工作布置会主要精神,请谈一谈今年学院的整体工作计划安排。

杨森: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起步之年,也是中法工程师学院办学的关键之年,学院今年将迎来教育部的评估,同时须为迎接明年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的认证做好准备。为此,学院的年度工作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党建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坚持党建统领作用,扎实推进学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学院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迎评促建,提高办学质量。以教育部评估和法国CTI认证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学院办学的体制、机制,不断强化内涵建设;以质量建设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办学质量,以良好的风貌迎接教育部的现场评估,为明年初的CTI认证做好准备。

引聘并举,加强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构建高水平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克服人才引进面向较窄的困难,组建高水平的法语师资队伍。

拓展合作,扩大办学规模。加强与法方合作院校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深化发展布局和稳定办学格局,努力拓展办学领域和办学规模,申请开办新专业,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精英工程师人才的需要。

精心谋划,进驻江阴校区。学院将从招生宣传、教学平台建设、师资队伍保障等方面统筹谋划,为入驻江阴校区做准备,将中法工程师学院建成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机构,助力学校江阴校区“办学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国际校区”的建设。


记者:处在全力实现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的关键起步阶段,请谈一谈如何统筹推进防疫工作与学院的改革发展。

杨森: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工信部党组以及学校党委做出的决策部署,切实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位,压紧压实责任,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用“四个”到位,确保学院“战疫和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防控部署落实到位。学院第一时间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学习传达学校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具体要求;结合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学院疫情防控实施方案,落细落实各项防控举措;成立学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统筹推进学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是宣传教育引导到位。充分利用学院网站、公众号、腾讯会议、QQ群、微信群等在线平台,探索实施云办公、云党建、云班会、云辅导、云家访等,加强与师生互动交流,及时转发学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提醒,宣传学院师生抗疫志愿者先进典型,发布权威信息,全面做好防控措施解读和健康教育,积极营造科学防疫、同心抗疫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是风险管控执行到位。点面结合,成立教师、学生及综合三个防控工作组,开展防疫专题研讨,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重点地区人员每日联系”等制度要求,精准摸排师生每日健康状况,帮扶与疏导并举,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风险防控网络,有效保障了全院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教学组织管理到位。成立中、法双方线上教学工作组,组织教师参加在线教学技能培训。克服时差影响,采用录播和在线定期辅导的教学模式,严把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学习形式,中法方教师紧密配合,有效保证了法方承担课程的顺利实施。


记者:结合“十三五”以来学院发展情况,请谈一谈“十四五”规划的整体思路。

杨森:中法工程师学院自获批建设以来,严格按照国家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相关规定,加强组织建设、规范学生管理、重视教学质量、健全财务制度,围绕国家及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符合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内涵和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认证要求的基础扎实、创新意识突出、创造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精英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了一批以国际知名企业圣戈班为代表的项目驱动的跨国企业实习基地,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中法合作的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和社会声誉。2017年,学院入选第二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

展望“十四五”,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高质量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如何应对新时代下的中外合作办学变革,如何抢抓机遇挖掘办学项目潜力,如何利用江阴校区办学机会扩大规模,如何保持质量、规模、特色之间的均衡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将是我们今后一阶段需要探索并重点解决的问题。

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党建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机融合,为学院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灵活用人机制,构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坚持引聘结合,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法语教学团队,不断提升法语教学质量和水平;采用灵活的用人和考评机制,提升引进和聘用人才的层次和水平;优化法方师资派遣流程,加大法方优质师资的引进力度。多措并举,共同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夯实校企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互动,不断深化合作关系。夯实已有企业实习基地,积极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学生实习实践为纽带,与实习企业开展深层次的科技合作,开创校企协同育人新局面。

深化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影响力。依托合作办学平台积极推进中法双方的国际科研合作,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产业交流以及联合创新发展的综合平台,形成中法合作办学、联合科研、以及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影响力。

打造办学品牌,发挥高水平合作办学示范效应。以CTI认证及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项目为抓手,将中法工程师学院建设成高层次、宽领域、多模式的中外合作典范,建立健全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助推我校高等工程教育模式改革。


院长简介:

杨森,2002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研究员(JSPS Fellow),2005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和2009年度江苏省“333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入选者。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法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江苏省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工程专委会副理事长、先进微纳米料与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等。主要从事材料的激光加工、材料的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材料及其表面改性和铸造技术及凝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发表科学研究论文1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