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6支队伍入选2025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

2025-06-30来源:团委作者:孔小敏审核人:凌晨编辑:陈育凡阅读:155

近日,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发布了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名单,我校共有6支队伍成功入选,入选团队数量为江苏省高校第一。


2025年全国大学生“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团入选团队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编号

学校名称

团队名称

345

南京理工大学

核芯领航科普宣讲团

346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红漾”“哈军工”精神宣讲团

347

南京理工大学

UP70机器人创新战队

348

南京理工大学

“失志铸剑,核光逐梦”宣讲团

349

南京理工大学

“新时代的军工人”科普宣讲团

350

南京理工大学

星星凡繁宣讲团



入选团队1 :核芯领航科普宣讲团

团队介绍:

核芯领航科普宣讲团依托微电子学院部分成员宣讲经验和已达成长期合作的志愿服务基地,吸纳对“两弹一星”精神感兴趣、对宣讲有一定经验的本科、研究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建“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团。

团队宣讲计划:

活动预计按照“1+2+3+X”的思路开展,全年开展不少于10期宣讲:

1.“1”是组建1支高素质的宣讲团队。团队成员运用所学,将“两弹一星”精神同哈军工精神、南理工“献身精神”相结合。

2.“2”是促进两类群体切实受益。通过志愿宣讲,让更多人了解“两弹一星”精神,同时提升团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

3.“3”是制作三类特色文创产品。分别为:一套“两弹一星”元勋的人物印章、一本科普读本、一面团旗。

4.“X”是形成多重宣发格局。联动媒体对活动进行宣传报道;用好线上资源,将宣讲内容制作成微党课、微视频,扩大影响力。


入选团队2 :“红漾”“哈军工”精神宣讲团

团队介绍:南京理工大学“红漾”“哈军工”精神宣讲团依托自动化学院“红漾”“哈军工”光荣传统研习党支部,秉承以“献身”为核心的南理工精神,传承和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将围绕“两弹一星”精神和“哈军工精神”,开展多元化志愿服务、宣讲与展示活动。

团队宣讲计划:

1.在“知”上下功夫,在“研学”中入脑入心。依托学院“涵润”校友讲堂、寻找历史中的“理”等活动、老校友寻访,深入学习“哈军工”光荣传统和“哈军工”精神的时代内涵。

2.在“悟”上促提升,在“践学”中可观可感。团队走进国防名企、重点研究所和“哈军工”分建学校交流学习,思考和感受“两弹一星”精神和“哈军工”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3.在“行”上见成效,在“讲学”中有声有色。宣讲团走进年级、班级、宿舍、社团、社区,创作原创话剧《无声的巨响》,丰富宣讲形式,开展不少于8场国防精神主题宣讲,将“两弹一星”精神与“哈军工精神”和南京理工大学校史相结合,扩大辐射面。


入选团队3 :UP70机器人创新战队

团队介绍:UP70机器人创新战队成立于2023年3月,依托南京理工大学UP70机器人工作室,强交叉重交流,团队覆盖自动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多个专业学院。

团队宣讲计划:

1.“科学家精神宣讲”·组织5场科普宣讲。团队已累计为超千名中小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机器人知识宣讲。计划开展5场专题宣讲,通过互动体验、案例解析、技术演示等方式,深入浅出地普及机器人技术,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助力培养未来科技人才。

2.科技下沉社区·深入1个社区服务。将深入1个社区,开展智能化生活技能培训,切实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前沿科技真正走进百姓日常生活,通过机器人技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3.科普“数智化”·建立1个开源平台。为偏远地区提供“零成本”科普素材库。同时构建学习闭环,使用者可下载资源进行学习。


入选团队4:失志铸剑,核光逐梦”宣讲团

团队介绍:“矢志铸剑,核光逐梦”宣讲团依托学校兵器博物馆、校史馆资源,系统学习 “两弹一星” 精神,深度挖掘校史里的科学家精神,以 “传承军工文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为使命,打造 “学校-家乡-线上” 三位一体的立体宣讲网络。

团队宣讲计划:

1.校园主阵地:立足校内,打造精品宣讲

利用班会或依托于团课开展《南理工与两弹一星的不解之缘》主题宣讲,通过兵器博物馆模型照片、退休教师采访视频、及成员宣讲形式,讲述我校参与国防科研的校史故事。与新媒体部门联合开展“光影中的奋斗者” 图片展,展出两弹元勋工作照与当代科研团队对比影像。

2.家乡分站点:假期返乡,辐射基层传播

在高中母校开展《我的大学与两弹一星精神》分享会,结合高考志愿填报,讲述理工科专业与国防科技的关联,穿插“简易火箭水火箭制作” 实验,吸引同学兴趣,增加趣味性。在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开展 “岁月里的两弹记忆” 访谈活动,邀请退休军工职工讲述亲身经历,团队成员同步记录整理《口述史手册》。

3.线上云平台:拓展渠道,放大传播声量

拍摄“两弹一星青年说” 系列短视频,发布在抖音、B 站,配套发起 “#00后讲两弹一星”话题。


入选团队5:“新时代的军工人”科普宣讲团

团队介绍:

“新时代的军工人”科普宣讲团由机械工程学院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组成。团队曾获评江苏省“三下乡”优秀实践集体等20余项校级以上奖项,获共青团江苏省委的来信表彰。目前已开展沂蒙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军工精神、兵器文化科普等系列宣讲活动 50 余次,服务社区及中小学 30 余所,累计志愿时长百余时。

团队宣讲计划:

1.淬炼精神内涵筑根基,试讲磨课强效能。前期集中学习研讨“两弹一星”精神,深挖其时代内涵,以匠心打磨其宣讲内容,组织校内试讲以确保宣讲效果与熟练度。

2.深耕校园阵地传薪火,多元形式润心田。团队拟赴南京市中小学,以讲座为薪、研讨为媒,呈现多位功勋科学家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感人事迹,广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3.复盘反思促提升,凝练成果谱新篇。每次活动结束后于复盘反思中提炼真知,于收集反馈中优化路径,终期形成实践报告。


入选团队6 :星星凡繁宣讲团

团队介绍:“星星凡繁”宣讲团秉持“以声传情,以行筑梦”,传递红色精神,展现青年担当。团队分工覆盖讲师、策划、新媒体运营、后勤保障等,团队成员在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思源计划”等项目中屡获荣誉。

团队宣讲计划:团队面向青少年及公众传递科学家精神与爱国情怀,深入周边中小学开展公开演讲与实验演示,联动举办核工业主题团日学习会、联合学校社团策划核主题手工展等互动项目。

实践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自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学校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与志愿宣讲活动,此次入选的志愿团队将结合主题开展系列宣讲和服务活动,在生动实践中将理论学习成果进一步转化为工作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