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红色经典,坚定青年信念:记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筑梦人——徐彦秋

2021-12-02来源:宣传部作者:孙樱芝审核人:卢晓云编辑:曹佳音阅读:7733

“老师,这张照片中的小女孩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她是一名战士吗?”思政课堂上,一位同学举起手,看着课堂荧屏上的照片,感兴趣地问道。

“你说的小女孩叫颜红英,那年19岁。这张照片描绘的是他们一家三口冒死护送解放军渡江的场景。”讲台上,教师在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讲述相关史实,“虽然颜红英身负重伤,但依旧坚持要将我们的革命战士们送到江对岸,消灭敌人。”富有感染力的讲述吸引着台下学生的目光,也将他们的思绪拉回到72年前那场激烈的战役中。

这名专业素养过硬、讲述富有感染力的教师便是徐彦秋。以《我送亲人过大江》照片为索引,她主讲了一场题为《重温伟大的渡江战役精神》微党课,开启了学生们“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红色记忆。即使在时代不同、条件不同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不变,植根人民的情怀和初心不变,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不变。

今年11月,由江苏团省委组织拍摄、徐彦秋老师主讲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主题课程,荣获中宣部理论局“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奖项。在全国29项奖励中,这份奖状是江苏省所有高校中的唯一、江苏省教育系统中的唯一、也是全国省级共青团系统中的唯一。

作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彦秋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她的教学工作并不囿于课堂一隅,而是不断寻找新的“阵地”和方向,将“传道授业解惑”落在实处,成为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筑梦人。

改变传统思政课堂,实践新式文化传播

大学思政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称“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思政教师肩负神圣使命,为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立德树人。

然而,以往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多为对现有理论体系的灌输,而基础理论又自带枯燥属性。如果教师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学生经常会出现上课兴趣不足、知识理解能力薄弱、理论传递有效率差等情况,教学目标难以实现。该怎样讲好思政课程?怎样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是徐彦秋一直以来探索实践的方向。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这让徐彦秋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她意识到,应该充分利用传承我们的红色基因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些鲜活的素材讲好中国故事,将概念化的理论代入具象化的史料。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成效。

实践出真知。徐彦秋担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党支部书记的重任,积极组织和参加各项思政教育及宣讲工作。在“行走的思政课”微教育系列活动中,她连续两季担任主题宣讲工作,普及党史知识,传承学校军工精神。学校开设“红色留声机”党史周周听栏目,徐彦秋作为第五期主讲人,条理清晰地阐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初心和使命。她教育学生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呼吁当代青年要坚守初心、践行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一路勇往大讲台,助力青年强信念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徐彦秋的思政教育和宣讲活动在全校广受好评,因出色的宣讲能力和工作成效,她成为团省委青年讲师团的一员。随着宣讲工作的开展,徐彦秋走入江苏省青年学习社线路,带领广大青年感受“两在两同”的实践内涵,这意味着广阔的思政教学平台已向她敞开。

“我们是革命者。革命者的理想就是让天下孩子都能过上好日子。”在今年5月份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承办的江苏省“百年党史·红色故事”微朗读大赛中,徐彦秋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尘封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的烈士卢志英的感人事迹,其朗诵作品《只为“天下孩子能过好日子”》打动了听众,获得月度“最美朗读之声”称号;作为团省委青年讲师团讲师,徐彦秋在江苏省暨南京市“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中担任宣讲嘉宾,主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徐彦秋作为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精干力量,深入进行了多项面向基层的对象化、互动化宣讲,尤其注重针对青年群体的宣讲和交流。从南理工走向江苏省,徐彦秋用自己的声音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生动鲜活的语言讲好党的百年奋斗的故事。她坚定着共产党人的信念,传播着先进的思想理念,影响着许许多多将成为国家与世界未来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新时代的青年人,是充分享受了国家发展红利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站在国家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点、迈向新征程的一代人,是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一代人。”徐彦秋呼吁广大青年,应将思维的发展与新时代特色相结合,与祖国发展的大势相结合,“要时刻从生活中发现创新的闪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时代引领者。”

从南京理工大学校内的理论导师,到团省委“青年讲师团”讲师,再到作为储备人才参加中央宣讲团的培训,徐彦秋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从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出发,跻身于先进思想文化传播者的队伍。本次中宣部理论局“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的获评,成为了徐彦秋在思政教育领域的新突破。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徐彦秋本人也作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代表,赴北京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的培训。她表示,今后也将继续坚守课堂教学主战场,做好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长成才、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国精神而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物简介:徐彦秋,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团省委青年讲师团讲师、南京理工大学青马工程理论导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黄金时间》《德行天下》栏目特约评论员。曾获江苏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赛二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三等奖、南京理工大学“五个一工程”二等奖、南京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