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王江平来校为师生代表讲授思政课。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王振一行,我校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领导人员,全体组织员、宣传干事、团委书记、辅导员,思政课教师代表,教师党支部书记代表,学生代表等400余人,在艺文馆多功能厅现场聆听了讲座。思政课由校党委书记路贵斌主持。
王江平以《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为题,从“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三个方面展开授课。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实现工业化是党带领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王江平围绕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解读新型工业化的丰富内涵,详细阐释了攻关创新、产业发展、企业培育、两化融合等重点任务要求。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将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王江平深刻剖析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总体格局,对中美人工智能竞争力进行了深度比较,分析了DeepSeek的鲶鱼效应,引导高校和学生思考如何拥抱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溢出效应巨大,是未来竞争博弈的重中之重。王江平用翔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推动科技创新、制造业转型、未来产业发展,结合算力、算法和数据三大核心要素,提出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
在思政课上,王江平和师生代表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新质战斗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人工智能与教书育人”“人工智能对学生就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路贵斌在总结讲话中说,面对未来,广大干部教师要在“勤学”中强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具体实践落实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军铸剑中,扛牢“红色学府、理工名校、国防尖兵”的新使命。要在“善思”中强担当,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深化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思考,在超前布局、政策支持、资源投入等方面持续加大力度。要在“笃行”中强本领,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教育新形态,与时俱进更新知识体系,提升人工智能素养,积极投身工信国防事业和区域现代化建设,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贡献更多南理工力量。
思政课后,王江平实地调研了光学前沿交叉研究中心、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和复杂多体系统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调研期间,王江平认真听取科研人员对相关研究领域、项目进展、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就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创新等内容与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交流,并对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和成果应用成效给予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