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9名教师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25-03-12来源:科学技术协会作者:王金晶审核人:杨道涛编辑:陈育凡阅读:23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十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本届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987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李军宝,化学与化工学院陈令、侯振、俞春培,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张若愚,自动化学院邹文成、郜晨,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张天成、瞬态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戴琪等9位青年教师入选,在中国科协公布的入选名单中人数居江苏高校第一名。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2015年实施的一项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该项目面向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旨在帮助青年科技人才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做出突出业绩,努力成长为品德优秀、专业能力突出、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带头人,打造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目前已成为科技界广泛关注和认可的青年人才培养项目。

校科协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工作理念,积极做好学校青年人才培育工作,依托“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制订专项工作方案,为学校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与保障。未来,校科协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及重点学会的沟通,深入发掘有基础、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激励青年人才成长成才,为国家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贡献更多力量。

附:入选教师简介

张天成,男,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副研究员,2022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长期从事功率半导体器建模、射频集成电路多物理场协同仿真、大功率器件设计及测试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乾元国家实验室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IEEE TAP、TMTT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曾获202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4)、江苏省第七期“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工程、2023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2022年首届江苏省卓越博士后等荣誉。

张若愚,男,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副研究员,2019年博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间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公派联合培养。长期从事5G/6G无线通信、通信感知一体化、多维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前沿创新项目等。以第一作者在IEEE TWC、IEEE TCOM、IEEE TSP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入选江苏省“双创博士”。指导学生获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一/二等奖3项,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1项。

李军宝,男,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202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长期从事兵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并作为技术骨干参与重大专项项目2项。以第一作者在INT J IMPACT ENG、MATER DESIGN等领域顶刊发表SCI/EI论文13篇,授权发明专利/软著4项。获中国兵工学会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邹文成,男,自动化学院教授,2020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曾于澳门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10月起就职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智能控制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于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Automatica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多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其博士学位论文分别于2021年11月和2022年12月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两篇研究论文先后入选江苏省自然科学百篇优秀学术成果论文。

陈令,男,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后,2023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依托特种能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主要开展含能材料的结构设计与调控等相关领域研究工作,以一作在Chem. Eng. J、Combust. Flame、Ind. Eng. Chem. Res等期刊发表18篇学术论文,担任中国兵工学会会员、Exploration期刊青年编委;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先后主持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项目等6项,作为核心骨干参研国家重大专项等项目;曾获国家奖学金、互联网+创新大赛江苏省一等奖、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泽山育才基金优秀毕业生专项奖等荣誉。

侯振,男,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金属负极界面调控研究。迄今为止,以第一/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主持4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八)、南京理工大学科技新锐、香港理工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等荣誉,并受邀担任江苏省颗粒学会青年理事和多个国际期刊青年编委。

俞春培,男,化学与化工学院副研究员,2021年博士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从事微纳含能材料等领域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参与多个重大专项,先后获得了中国兵工学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某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担任《含能材料》期刊青年编委,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no Energy、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作为主要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郜晨,女,自动化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故障诊断与安全控制,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青年项目、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研究生论文工程(博士学位论文)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2/6)、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等奖励。现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

戴琪,男,民盟盟员,瞬态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副教授。2019年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长期从事超空泡流体动力学与可压缩多相流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学科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Fuel等发表学术论文27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7项,荣获江苏省“双创博士”、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青年学者陈学俊奖、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天河之星”优秀应用奖等奖励,受邀担任《弹道学报》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