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挑战归来话挑战”——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结表彰暨青年分享会在学校江阴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长付梦印院士、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团江苏省委高校工作部负责人赵峰,各学院、书院、江阴校区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相关学院团委书记,“挑战杯”国赛团队师生代表以及2024级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校团委书记凌晨主持。
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总结表彰。
赵峰为“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颁奖。
廖文和为“挑战杯”银奖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付梦印为“挑战杯”金奖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在本届“挑战杯”国赛中获得金奖的材料学院“永磁之王”团队和电光学院“珊影”团队依次作了项目路演展示。
体育部陆炎、材料学院李晓明两位指导教师分别发言,他们分享了难忘的指导备赛经历,鼓励同学们崇尚科学、锐意进取,踊跃投入到创新创造的洪流中。
电光学院党委书记徐峰作为学院领导代表发言。他从构建特色培养体系、完善科创育人平台、加强电光精神传承弘扬等方面分享了学院在培养科创团队方面的理念和做法。
付梦印作总结讲话。他首先代表学校向全体参赛师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与肯定,向全体师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他就如何持续打造南理工“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育人品牌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准确把握大我和小我两个定位的关系,锚定科研报国的人生方向。要继承和发扬“又红又专”“红透专深”的“哈军工”光荣传统,主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将小我的事业与祖国大我紧紧耦合起来,才大有可为。二是要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锤炼服务社会的素质本领。要深刻认识和理解高等教育在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大局中,找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式和路径,努力锤炼自身创新创造的素质本领。三是要准确把握课上学习和课外学习的关系,提升全面发展的能力水平。要准确理解“强基拓新”的内涵要义,充分利用好“书院+学院”双向育人新模式,闻道于老师、问道于大师、悟道于实践、志道于创新,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
活动第二环节是“挑战归来话挑战”青年分享会。
6个“挑战杯”获奖团队围绕如何参与科创赛事、如何提升科研能力、如何平衡学业与竞赛、如何高效团队协作等分享了备赛经验与感悟,并与现场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互动。
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已经落下帷幕,但南理工青年学子奔赴挑战的步伐永不停歇。他们将继续不懈奋斗,以青创报国践行青春梦想、以实际行动诠释时代担当。未来,校团委将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做好赛事后半篇文章,提升青年参与度和覆盖面,切实赋能青年成长成才,引领青年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主动拥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