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上一门课①】打造一门与“大国重器”对话的通识教育课程

——记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之综述篇

2024-10-30来源:宣传部作者:曹佳音审核人:吴志林 姚文进 卢晓云编辑:李英阅读:700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首次提出“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南京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强基拓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挖掘办学70多年形成的“兵器人”“兵器装备”“兵器档案”中蕴含的红色资源,打造“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构建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技素养。为了展现具有南理工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魅力,党委宣传部推出“同上一堂课”系列报道。第一期推出《打造一门与“大国重器”对话的通识教育课程》。


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的实践教学课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按1:1比例制作的155毫米车载火炮模型。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唯一高校总师单位研制的155毫米车载火炮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现在,这门“大国重器”又驶入南理工学子的通识教育课堂。通识教育课程中为什么要引入“大国重器”?与“大国重器”对话的通识教育课程是如何设计的?让我们共同探访这门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


立德树人,“大国重器”传递使命担当

“新型武器系统走过天安门接受检阅的高光时刻的背后,是几代南理工人执着坚守、潜心科研的成果积淀,也是团队十几年更是学校优势学科平台的强有力支撑。”155毫米车载火炮研究团队的老师们深深感受到,“大国重器”研制的背后,是南理工人矢志不渝的强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作为一所以“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为己任的高校,如何在大学生入校伊始播下红色种子,将“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初心使命传承下去,南理工努力探索一条新路。

经过四年的精心设计和筹备磨砺,学校打造了一门具有南理工特色的全校性的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共计16个学时,包括领衔课程——新生“入学第一课”(线下,2学时);主线课程——探测制导、自动控制、武器发射、含能材料四个课程篇章(线下,8学时);增效课程—“人民公开课”线上课程(线上,6学时)。该课程以155毫米车载火炮为代表的兵器科技知识普及为主线,深入挖掘学校办学70多年形成的“兵器人”“兵器装备”“兵器档案”中蕴含的红色资源,建成了一整套的教学资源和示范成果,依托3000㎡的“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用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理论与实景结合的方式,打造了“实感、实操、实例”的三重沉浸式教育模式,让不同专业的新生共同走近“大国重器”,感受兵器强国的壮美。

同学们亲身体验后感悟良多,“在进行实操的时候,触摸着冰凉炮身的那一刻,我们好像感受到了前辈们用此炮作战时的认真专注、诚挚热烈。”用凝聚南理工人智慧和精神的“大国重器”贯穿历史、现在和未来,让青年学子传承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正是建设这门课程的初心所在。


大师云集,“大国重器”引领理想信念

人之才者,国之重器。南理工的“大国重器”不仅有高精尖装备,更有德高望重的硕学鸿儒。

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大师的专业造诣和精神力量,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和教育家精神,学校邀请以院士、总师为代表的“名师天团”,在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中领衔主讲。

作为领衔课程,校长付梦印院士亲自讲授的新生“入学第一课”,从2016年至今已经有9年的时间。每年的“入学第一课”主题各有侧重,或讲述军工匠心,或阐释人生选择,但都运用了大量国防科研实例、杰出校友事迹和课程思政案例,以贴近学生的主题、丰富详实的资料、生动激扬的讲授,让学生深刻领悟南理工精神的特质内涵,坚定创新报国的理想信念。

在主线课程中,邀请50余位科研一线专家,围绕武器作战“探测-控制-发射-毁伤”四大环节,实地讲授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手把手带领学生进行技术操作。

增效课程侧重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开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邀请院士、总师换个角度讲兵器。如杨绍卿院士讲授《末敏弹之美》;钱林方教授讲授《战争之神-火炮》;王中原教授讲授《弹道》;张小兵教授讲授《兵器美学》,等等。


通过教师“全方位教”和学生“沉浸式学”,课程育人效果显著。2023年选修国防特色通识课的同学申请转国防专业比例为5.75%,申请选修比例达到75%以上,说明该课程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引领学生矢志报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学生都表示,“这门课的课时太短了,希望还能重选这门课!”


学科交叉,“大国重器”赋能“强基拓新”

国防特色通识教育课程的主线课程,是用155毫米车载火炮系统串联的“探测制导-自动控制-武器发射-含能材料”等四个篇章,实现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等多学科前沿交叉融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不局限于自身专业,选择不同篇章进行学习,比如今年的自动控制篇课程中,选课的1086名学生就来自22个不同学院。

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理解各学科专业的内涵和知识图谱,课程建设团队精心设计了虚拟仿真系统。机械学院陈红彬副教授主讲的综合实践环节,是所有实践课程的前置环节。该环节在“哈军工精神”国防科技创新与实践教育基地进行授课,陈老师通过模拟操作系统,在16米150°曲面大屏上向学生展示“敌军出现-侦察-战场环境感知-协同作战解算-下达作战指令-火力分配-协同打击-命中-毁伤评估-撤离”的作战全过程场景。声光电模拟的感观冲击、身临其境的实战体验,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之外的学科专业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认知理解。


在综合实践环节结束后,学生进入各自选择的篇章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加深对学科专业的内涵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与“大国重器”亲密接触,强化了理论运用和动手能力,更是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肖子翔同学在实操37mm高炮后说,“我们亲身体验,细细感受,激发了我对身管武器发射领域的学习兴趣。‘矢志不渝向大地,身管武器保国家’在步入南理工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能与身管兵器结缘,也从未试想过自己能够有机会去实操真实的高炮。课程剪影掠过脑海,一帧帧画面又重现眼前。他们教会我的不仅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其因福祸避趋之’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更是‘众擎易举就素业,踵事增华奋楫行’的团结协作和戮力同心。 ”

这种教学设计方式,不仅开拓学生眼界,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还帮助不同书院、学院的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学习,实现更广泛的交流互促,为学校“强基拓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哈军工”分建炮兵工程学院时期入职的贺安之教授在了解课程设置之后表示,“深刻感受到了传承和震撼,南理工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这门独具南京理工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将学生带入与“大国重器”的对话中,让学生通过“实感、实操、实例”,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发扬创新精神,为培养基础知识宽厚、专业能力扎实、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南理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