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战略部署,特别强调了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南京理工大学以此为指导,通过举办国际暑期学校项目,吸引多国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教育和文化,有效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提升国际化水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
8月23日至9月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南京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锦绣江苏”人工智能课程与实践项目暑期学校举办。此次暑期学校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厄瓜多尔、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等13个国家的30名国际学生报名和9名中国学生共同参加。
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及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自动化学院4个专业学院通力合作,从人工智能的奥秘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团队协作的挑战到个人潜能的挖掘,每一个项目都旨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学术、实践和文化教育三者有机结合,提升了学生在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前沿领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并让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余不断吸收中国语言、文化和历史知识,增进对南京、对江苏和对中国的感知和文化体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知华友华的人文情怀。
开幕式与实验室参观:开启人工智能探索之旅
8月23日上午,暑期学校开班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钱学森学院联合党委书记李涛、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刘婷婷、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赵茜、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朱萍、国际交流合作处合作交流科科长朱雪琴等参加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瀚主持。李涛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并鼓励同学们通过深入学习与动手实践,切实提升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能力。中外学生代表分别发言表达了参加暑期学校的喜悦心情和对项目的期许。
开幕式后,学生先后参观了数控成形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学前沿交叉研究中心。
前沿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
暑期学校期间,学校邀请了香港科技大学施凌教授,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陆建峰教授,机械工程学院张文玲教授、杨小龙副教授,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薛文教授、刘学敏教授,自动化学院周凌柯副教授分别给学生们讲授了《智能传感与控制简介》《无人驾驶的理论与实践——南京理工大学探索》《智能机器人的感知与规划》《多模态软体爬壁机器人的仿生设计与驱动——感知协同性能》《人机共融外骨骼机器人设计、感知与控制》《电子测量技术导论》《PCB设计与电路装调》《智能控制与自主移动机器人导论》课程,针对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等领域进行了系统的前沿课程教学。
实践项目:寻迹智能车设计与竞赛
实践课程是此次暑期学校的亮点之一,同学们围绕“寻迹智能车”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为期4天的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实践内容由机器人工作室张志安副教授及其团队指导。通过团队合作,同学们顺利完成了“智能车”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并分组进行了竞赛,竞赛现场精彩纷呈。
多元文化体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为了让国际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暑期学校特别安排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深入了解江苏人文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在南京艺术学院王潇娴副教授及两位非遗传承人的讲授和指导下,学生们亲手参与制作雕版印刷和团扇,学习基本雕刻技巧,深入体验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技艺并直观感受金陵雕刻的艺术魅力。
在轻松的文化活动环节,中外学生共同参与了汉语学习、包饺子、太极拳、舞龙以及南京和扬州两地文化参访等活动。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了汉语言的文化底蕴,体验了中国美食的味蕾快感,感受了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领略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体会了江苏南京的人文风采。
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科技与艺术的碰撞
在“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课程中,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姜斌教授为同学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的多种应用。学生们通过案例学习和技术展示,领略到人工智能如何为艺术创作带来创新思路和工具。
总结与展望:推动来华教育迈上新台阶
9月6日,为期14天的暑期学校圆满结束。闭幕式上,刘婷婷表示,项目的举办,展示了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实力,今后学校将继续通过开展此类活动,推动南京理工大学来华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国际交流合作处副处长陈丹鹤、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综合管理办公室主任蔡芸、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吴文华、王瀚和朱萍等参加结营仪式。
来自厄瓜多尔的留学生代表Camila表示,她怀着学习和结识朋友的渴望来到南京理工大学,两周内,经历了学术挑战与文化交流,收获超出预期。
来自我校电光学院的中国学生代表潘朝伟表示,有幸与世界各地的朋友们一起学习和交流,不仅了解了前沿技术,也体验了中外文化的碰撞。
闭幕式后,同学们依依不舍,他们在校园内拍照留念,互相拥抱道别。短短两周的共同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学们手握纪念册,寻找彼此签名留言,这段回忆将会永远珍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