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有思想、能吃苦、会沟通、行感恩的会计学人——记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温素彬教授

2019-03-04来源:新闻宣传中心作者:陈宁雪 代成审核人:杨萍编辑:李英阅读:5169

  “入选的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里在高校任职的基本上是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大学,只有个别理工类大学入选,这是很不容易的。本次入选是财政部和会计学界对我校会计学科长期致力于管理会计研究创新和实践推广的肯定和认可。”近日,记者走访了经济管理学院温素彬教授,他这样说道。

20181225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印发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名单的通知》,经济管理学院温素彬教授入选财政部第三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本次公开选聘共有80人入选,其中高校教师20人。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将在财政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多项重要工作。

  温素彬教授2008年入选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经过6年培养,在2014年获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学术类)”称号,此称号获得者目前全国有104人,在会计领军人才毕业时的学术自传《偶然中的必然,变化中的恒定:一段学术之路的总结》中温教授对自己的学术之路总结了四个关键词:有思想、能吃苦、会沟通、行感恩,而他也始终将这四个词牢记心间。

甘于吃苦,钻研攀登

  温素彬出生在革命老区山西省和顺县的一个偏僻而贫穷的小山沟里。尽管教育水平非常落后,但勤奋好学的他却练就了一身强劲的自学能力,这种自学能力一直极大地帮助他不断成长。

  温老师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是从大学开始的。高中毕业时,因发挥失常考入了一所省属新建院校——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后并入山西财经大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学术的兴趣。大二开始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几家星火计划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大四学年,温素彬成功考取陕西财经学院(后并入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间他结合自己在实习单位的实地调研,对该单位的财务状况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较早地完成了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后经导师介绍又深入山西省星火计划办公室实习,深入星火计划企业开展调研,完成了第二篇本科毕业论文《山西省星火计划实施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这篇论文被评为校优秀毕业论文,并且在《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98 期上全文发表。

  本科的成果让温素彬对学术研究再添了几分兴趣和热情。研究生阶段,正赶上经济大起大落后开始实施“软着陆”,温素彬对宏观方面的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和微观方面的企业绩效评价问题产生了兴趣,最终,温素彬在研究生阶段发表了10多篇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8篇,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硕士论文《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被评为陕西财经学院优秀硕士论文。

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研究生毕业,本可以进入省人民银行工作的温素彬,因为更热衷做一名大学教师,而选择进入淮海工学院任教。2001年,他顺利考取了南京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博士。当时,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这一热点的驱使下,温素彬开始探索“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管理会计研究”。然而,当时该领域相关研究还较少,学术界也有不少不同意见,但温素彬坚定自己的判断,不急不躁,对这一课题持续关注。博士期间在《会计研究》《投资研究》《管理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其中发表在《会计研究》2005年第4期的“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一文是我校在该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截止目前在中国知网被引用345次,在当期论文中排名第一。

  读博士期间,2004年温素彬被破格评为副教授,20053月被我校人才引进,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教师。在此期间,社会责任问题成为热点话题,而企业社会责任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企业层面的具体表现。温素彬敏锐地抓住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问题,开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解释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财务绩效的机理,经过长期研究,在《会计研究》《管理评论》《中国工业经济》等期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其中“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一文在中国知网上被引1005次,被评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他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满意、多元资本共生与财务绩效的传导机理研究”等多项课题,多达15篇管理会计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论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直到现在,环境绩效和社会责任问题依然是会计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温素彬教授如今又抓住了大数据这一热门话题,并致力于“大数据+会计”的人才培养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推动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向“大数据+”转变。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也是近年来的热点,温教授的研究团队已经为江苏省经信委等多家单位完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也彰显了南理工的优势。“要勇于创新,选定一个正确的方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获。”这是温教授对自己学术研究路径的总结。

团结协作,打造平台

  “从2006年起,我们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会计系主任柳世平、戴新民、徐光华、邓德强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会计系老师的共同努力下,用了12年的一个小轮回的时间,聚焦有限力量,发展特色学科……目前全国会计学界讲到管理会计、环境和社会责任会计,一定马上想到南京理工大学,我们已经接受了多所学校慕名前来调研和交流。”温教授自豪地说道。

  经管学院会计学科仅有14名专任教师,远远低于财经类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百十号人的师资数量,但这样的教研团队在仅仅12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学界普遍认可的影响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走出去,引进来,团结协作,这是我们成功的关键”,“经营方向明确,表外资产丰富,表内资产周转率高”,这是温素彬教授用会计报表的术语对本学科发展经验的总结。所谓“表外资产”,就是拓展外部资源,搭建学术平台。20141027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借助这一大好时机,温素彬及时向江苏省财政厅提交了“关于南京理工大学和省财政厅联合成立江苏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的报告,并很快得到省财政厅的同意。201511月底,在我校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及第一届管理会计高层论坛上,“江苏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由付梦印校长和李建平副厅长共同揭牌。

  随后,温素彬再次抓住时机,于2016年年初向工信部财务司提交了“关于成立工业和通信业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的报告,并很快得到工信部财务司的高度重视,委托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工业和通信业管理会计推广应用联盟(筹)”,该联盟已经在工信领域的管理会计研究、案例开发、推广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受到了工信部和财政部的好评。同时,他还积极推荐会计系教师加入中国会计学会专业委员会和江苏省会计学会担任学术职务。目前会计系拥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3名,韩晓梅、温素彬、徐光华、邓德强4名教师在中国会计学会担任学术职务。这都为我校会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重视教学,教研相长

  温素彬教授不仅勤于科研,更加热爱教学,是一名辛勤耕耘的好教师,听过温教授上课的学生常常给出“老师讲课深入浅出,很有激情”,“知识面很宽,视野独特”,“特别注重学习的实效”等评价。

  温教授的教学不拘一格,注重实效,用他的话说就是“教学要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用以促新、新以促进、进以促学的良性循环”“教师的本分就是人才培养”。他热爱教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相关成果,主编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理论.模型.案例》(第2版)(第3版)、《管理会计:基于Excel的决策建模》分别为江苏省精品教材、江苏省“十二五”重点教材、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参与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全国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2008年,温素彬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分管本科教学。2011年担任经管学院副院长一职以来,分管经济管理学院的本科、研究生、MBAEMBA、工程硕士等所有的教学工作已八年。尽管分管的工作非常繁杂,但他并未满足于日常教学事务的管理,在学院的人才培养战略规划、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培养方案设计、品牌专业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和推动性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有人说50岁后会出现事业的第二个高峰,不知道我的教研工作会不会这样。”如今47岁的温素彬教授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计划,他希望“不忘初心,回归本分”,全力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奉献力量。对于财政部咨询专家的工作,他表示责任在身,将全力履职,不辜负财政部的厚望,突显南理工的管理会计特色,努力为我国管理会计事业奉献力量。“很多人可能会把这个(财政部咨询专家)当作一种荣誉,但我觉得这是责任,我会认真履行好这份职责。”温素彬教授说。

  “我仍然想用四个关键词与正在努力耕耘的教师们共勉: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做‘有思想’的教师;甘于吃苦,钻研攀登,做‘能吃苦’的教师;善于沟通,团结协作,做‘会沟通’的教师;恒于感恩,敬业报德,做‘行感恩’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