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2020:南京理工大学年度新闻

2020-12-31来源:宣传部作者:审核人:李涛编辑:崔玉萌阅读:6179

1.勠力同心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迎难而上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学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以及工信部、江苏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广大党员、各科研团队以及后勤保障队伍全力织密疫情防控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学校周密部署疫情防控方案举措,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科研成果助力精准战疫,多项科研成果和调研报告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南理工的科技力量。线上教学有序开展,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各单位暖心守护、关怀相随。一线教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开出了36门高质量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医院筑起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向理报平安”系统实现师生信息上报与统计系统,切实做到“日报告”“零报告”。全额资助487名困难同学全国手机流量套餐,确保学生安心无忧地居家学习。在线心理咨询不断线,让心理关怀与思想引领同频传声。


2.学校四项科技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共有四项科技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徐胜元教授主持完成的“时延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钱林方教授主持完成的“XX理论与设计方法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李振华教授、吴文教授等参与完成的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唐金辉教授参与完成的“互联网视频流的高通量计算理论与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3.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启用 学校一校三区建设步入新阶段

9月11日,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正式启用,迎来首批2600余名新生报到入驻。从项目签约到校园落成,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一座现代化的新校区就在江阴市临港开发区拔地而起,新校区的建成投入使用,标志着我校“一校三区”的战略布局在办学空间上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南京校区将依托长三角经济带打造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江阴校区将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打造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盱眙校区将依靠长江教育创新带,打造江苏军民一体化工程研究中心。


4.学校双创示范基地入选高校类国家级示范基地前十强 

4月初,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2019年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与进展情况评估报告》,我校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一同入选高校类国家级示范基地前十强。

我校双创示范基地是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自入选以来,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了完备的工作体系,出台了系列激励双创的政策举措,双创生态体系持续优化。学校先后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同时获得以上五项荣誉的高校全国仅6所。


5.学校开展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

5月25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拉开帷幕,这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精神,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举措。讨论围绕思政育人、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师、一流学生五个内容展开,旨在创建具有南理工特色的一流本科教育。

大讨论启动以来,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广大师生通过丰富而有内涵的活动,凝聚了共识,坚定了信念。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题交流,暑期研讨会上,校领导、校长助理围绕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作专题报告。各学院结合人才培养特色和重点工作开展不同主题的大讨论活动,15名教学院长畅谈思想,832名教师和6057名学生参与网络投票,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建言献策。教务处深入学院和职能部门,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研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主题开展专题研讨,组织教学成果培育、课程和教材建设培训,开展“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评选出15名最受欢迎的任课教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组织“紫金论坛”37期,线下参与教师1275人次,开设“一流本科教育大家谈”系列主题沙龙,在线视频关注量近4000人次,依托国家级教学名师建立“耕耘坊”“知新坊”“勤思坊”三个名师工作坊,积极营造教师善教、乐教的良好氛围。

历时七个月的讨论,制定出台学校一流课程建设方案、教师本科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关于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等一批重要文件,将讨论共识固化为行动指南。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即将开启的“关键时期”开展全校性的本科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为下一个五年识变局、谋大局、开新局蓄积了能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6.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 学校研究生培养取得新成效

今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性的研究生教育会议。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和有关部署要求,第一时间召开座谈会传达会议精神,并围绕优质生源、课程教材、导师队伍、学位论文质量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强化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我校研究生培养取得显著成效。

在2020年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中,我校共获得9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8篇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6篇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其中,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评篇数创我校历史新高,名列全省第三名。今年我校再次获评“江苏省优秀招生单位”,这也是我校连续三年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此殊荣。导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1位导师获评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1个团队获评“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提名奖。130余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连续三年超过100人,稳居全省前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典型,“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推荐、“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陈嘉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王祎,“江苏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赵璐等。此外,学校还获批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校企协同育人示范基地”,我校期满考核的32名产业教授中有12名产业教授考核结果优秀,优秀人数名列全省前列。


7.学校校地、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

2020年,学校一以贯之坚持对标和服务国家战略、工信部重大部署,紧紧围绕地方和企业的主导和优势产业,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差异化谋划推动校地校企合作发展。

1月15日,学校与中国电信江苏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围绕5G安全和技术创新领域的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平台共建以及智慧校园建设开展深度合作。

9月11日,学校与江阴市人民政府签署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战略合作协议。以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为核心,高起点高水平谋划建设国际一流数字创新港。

9月30日,学校与厦门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南京理工大学厦门数字信息研究院”。依托学校信息类学科优势,以研究生培养为切入点,以高层次人才引进为抓手,深化校地融合发展。

10月20日,学校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战略研究、科技攻关、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化战略合作。

10月30日,学校与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围绕“智能兵器与装备”一流学科群建设、兵器科技国家级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为基础,打造集“重大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行业资源集聚、人才培养储备、聚才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长三角智能制造与装备创新港。

12月30日,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学科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协同创新、创新创业合作等领域开展深化战略合作。


8.学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称号

5月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关于表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的决定》,我校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称号,是江苏省唯一获评的高校团委。

近年来,学校团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团组织和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以“定心、聚心、敦行、励行”为工作理念,以“铸魂、强质、暖心、圆梦”为工作目标,聚焦思想引领,打造“团青微课堂”“信仰公开课”等思政品牌,年均开展教育活动千余场,团中央、中宣部学习强国、人民网等深度报道。聚焦创新创业,在近三届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5项,连续三届捧得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优胜杯”。聚焦实践育人,建成志愿服务站点357个,学校连年获评全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单位。2020年,获评中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聚焦团学改革,推进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改革工作,以鲜明的改革面貌推动团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不断提升。助力疫情防控,发动团员青年主动下沉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工作,累计服务约4万小时,受到江苏省疫情防控通报表扬。


9.学校19门课程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共有19门课程位列其中,入选课程总数位居全国38位,省内第3位。

19门课程分布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和社会实践全部五大类型,其中线上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2门、线下一流课程6门、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6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课程覆盖工科、经管、管理、艺术多个学科门类,涉及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多种课程类型,还有2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现出一流课程建设理念在学校各类课程的全面实践和成效;课程团队既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也有中青年教师骨干,体现出老中青结合、梯队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学校历来重视课程建设,将一流课程建设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出台《南京理工大学一流课程实施方案》等文件,通过立项建设、建立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奖励等多种方式,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一流课程建设,开展研究导向型教学专项培训,提升了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学校将持续加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0.学校与南京市玄武区共建基础教育联盟

8月31日,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揭牌仪式暨开学典礼。校长付梦印、南京市教育局长孙百军、玄武区长钱维等校地领导共同为附中揭牌。

今年2月以来,学校立足学校周边的现状实际,提出了与玄武区共建“南理工基础教育联盟”的设想。5月8日,双方正式签订共建协议。据悉,学校今后将以共建为起点,充分发挥我校科技、人才、教育综合资源优势,在基础教育办学思想凝练、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现代学校治理、智慧教育实践等方面,统筹南理工高教资源和南理工周边基础教育资源,打造育人导向鲜明、资源供给充分、评价机制科学、治理能力高效、综合保障有力的教育体系,为玄武区乃至南京市基础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链接阅读】

影像2020:南京理工大学年度新闻人物


(南京理工大学2020年度新闻及新闻人物由党委宣传部经广泛征集、初步筛选、校内外专家评议及网络投票评选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