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吴先生学电脑——怀念恩师吴念勤先生

2020-09-14来源:离退休处作者:陈次白审核人:刘明梁编辑:李英阅读:1915

又是一年教师节。想起我的计算机启蒙老师——吴念勤先生,先生的许多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他的音容笑貌又掠过我的脑海。我想我应该为吴先生写一点文字,以寄托心中的哀思。


2017年10月24日,突获吴先生不幸逝世的消息,惊愕之余,悲痛万分。我认识吴先生是在1975年下半年。当时我还在宣传部工作,此时学校引进了一台DJS-6计算机,需要许多人参与维修工作。吴先生是这台计算机的负责人,他表示可以接纳我。经过学校批准我便到当时四系的计算机教研室所属的计算机机房工作,从而开始了我的计算机生涯。

大学期间我学的专业是火炸药,感谢吴先生收留我这个“门外汉”。我从“零”开始学习计算机,除了去听一些课外,最主要的便是向吴先生学习,受教于吴先生。

我首先要学习电烙铁的使用,掌握焊接各种元器件的技术;要学会示波器的调试和使用并熟悉各种脉冲和波形;要学会专用测试台的使用;要学习一些光学、电工知识以及一些钳工等技能;还要参加大型空气压缩机制冷的维护等工作。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吴先生指导下学会的。

吴先生主要是在实践中培养我,这使我有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当时最早分配给我的工作是负责外部设备的维护修理,例如光电输入机、电传打字机、磁鼓存储器、绘图仪、作孔机、快速打印机,后来还有微型计算机等。同时让我带很多徒弟。

在80年代,学校光学教研室的傅里叶光学计算机出现了故障。请计算机教研室帮忙,吴先生让我去解决。1976年初,我到计算站才工作不久,吴先生就派我到常州参加计算机学术会议。

也是在1976年,吴先生派我到上海出差同时去上海交通大学调研。交大计算中心的主任是他的老朋友,交大也有DJS-6机。因为是吴先生的介绍,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领着我参观了他们主要的机房,其中包括王安公司的计算机。

1980年,湖南计算机厂用小规模集成电路研制生产了一台DJS-6机的升级版,该厂的总工程师就是吴先生的同学,吴先生又派我去参加这台计算机的技术鉴定会。

80年代,南京气象学院购买了一台DJS-6计算机。后来他们的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异常情况,约请先生上门予以考察诊断,又是先生带着我前去气象学院。对他们的机房、强电、弱电、机柜和各种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提出了解决方案,解决了许多问题。跟着先生走的这一趟,我又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东西。

1980年学校进口了五台TRS-80微机,吴先生又将维护和推广使用的工作交给了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微机室。初次接触微机,我白天黑夜都埋头钻研,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掌握了其使用,写出了使用教材,并面向全校老师开办了培训班,很快在全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作用。1986年通过总结这几台微机的使用还和其他老师共同编写出了第一本我在国家级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BASIC语言及其应用》。另外。在1983年我编写的《微型计算机原理与维修》一书就是吴先生审的稿。这本书至少在江苏是第一本计算机维修方面的书,后来还被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买去作为培训教材。

TRS-80国内只在中山大学有维修站,机器的资料和修理配件中山大学最全,吴先生又派我到中山大学调研,收集资料。通过研究我也就可以自己维修该种机器了。后来南京和江苏地区的同类计算机出了故障,最终都是我帮助修理好的。

1983年在广州召开了微机学术研讨会,吴先生又派我前去参会。在会议期间我想方设法收集到了一份微机汉字库资料。回来后嫁接到TRS-80微机中并开发了一个在9针打印机上实现打印汉字的应用程序。这首先为朱宗正教授指导的研究生所开发的“TRS-80微机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支撑,也为1984年举办的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和南京国际田径赛的成绩管理系统提供了支撑。这在全国也是首次在大型运动会上使用计算机进行成绩管理。

通过这些实际工作的锻炼和相关的学习,对计算机的理解也不断深入。也就常常能很快解决计算机的故障,这也常常得到吴先生的“点赞”。记得有次我从外地回来,正赶上值夜班,当时看到工作台上一台纸带作孔机被拆得七零八落。我问了问得知是这台机器出了故障,被拆开修理但却无法复原。当晚我就慢慢琢磨,不断进行试探,居然将其安装好了。第二天早晨,吴先生来上班看到这台机器已经修复如初。便十分高兴地说道:“这小子还真行”。得到先生的点赞,我心里是十分高兴的。

学校在60年代曾自主设计制造过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这是吴先生参与协助屈大壮教授完成的。在那个年代能自制一台电子计算机说明我们学校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平了。

吴先生的谈判才能在从日本引进超级小型计算机MV-8000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展现。谈判时吴先生与日本人斗技斗法斗智,摸透了日方人员的心思,最后不但保证了机器的质量还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

先生还参加过学校光学楼、自控楼的水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后来的计算机中心大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水平。还曾经参加过国家弹道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在先生退休后的许多年中,除了受邀参加了江苏省农业银行数据中心建设外,还参加了诸如江苏省建行、南京市交通银行、南京海关、南京招商银行、武汉招商银行、平安保险等部门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

吴先生于1936年11月10日出生于浙江湖州市,3岁随父母迁居上海,中学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附中,1954年他放弃了报考清华大学的机会而投身军营,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军工炮兵系。作为高才生196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参与炮兵工程学院的创建。1966年集体转业后又参与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的建设,并于1996年光荣退休。

先生还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爱古典音乐、古典文学,会弹奏手风琴,还能够指挥乐队。科学和艺术属于两种不同的思维范畴,同时具有两种思维的人是不可多得的。无怪乎我和一些老同志谈起吴先生时,人们异口同声的一个评价就是:特聪明。

在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我曾经一头撞进了这个急速变化的计算机世界,在这个知识的汪洋大海边欣赏到了一片美丽的影色,拾到了几块绚丽的贝壳,学到了些许知识和技能。并得以使我能安身立命,有了点为学校效力,为学生服务的本领。后来还居然成了一名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教授,并且还出版了近二十种计算机方面的书籍。这些都是我从未想到过的事情,也应是从未有过的奢望或梦想吧。先生,我感谢你,我怀念你!

或有诗云:

记得当年专业非,计算站里每相随;

初学电脑艰难日,有幸师生喜结缘。

硬件软件皆提携,真刀真枪多栽培;

君今不幸离人世,学有疑难可问谁?

2016年带领学生去看望吴先生    



吴先生在研讨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