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威涛:“准90后”海归教授担负立德树人新使命

2020-06-23来源:宣传部作者:葛玲玲审核人:陈泳华编辑:葛玲玲阅读:7386

近日,学校党委选拔了一批青年学术骨干担任处级领导干部,其中,一位“准90后”的青年海归教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中法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吴威涛教授。

履历不长,但条条闪光——

出生于1989年1月的吴威涛从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仅用3年9个月,就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完成硕士博士阶段的学业,2年后博士后出站。

近5年,发表高水平SCI学术论文38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27篇;2017年11月,28岁的他回国加盟我校,受聘青年教授。

入职后,立即投入机械学院与国际教育学院新开全英文课程“热工基础”的课程建设,独立完成教学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

工作2年多时间内,发表两个南理工首篇:首篇流体力学领域排名第一期刊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并被选为封面论文;首篇工程技术领域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他先后入选“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博士等人才计划。

   

一个准则紧握科学研究的航向

科学研究当为社会服务,为祖国服务,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先。不管身在何地,吴威涛始终紧握自己的航向。

吴威涛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包括血流动力学、血栓形成研究,主要应用于人工心脏(VAD)与人工肺(ECMO)血栓形成数值模拟与抗血栓优化。人工心脏与人工肺使用过程产生的凝血功能异常是领域研究攻坚难题,一直以来研究人员只能依赖流场分析设计仪器结构,而未有模型可预测仪器内血栓形成。吴威涛发展了一种血液多相流与血栓模型,并在领域内首次数值预测了心脏泵内血栓形成过程,为领域研究血栓形成直接数值仿真与抗血栓优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入职后,吴威涛教授用了一年的时间熟悉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探究我校的科研优势和特色,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和自己的专业特长相结合,适时调整研究方向。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青年教授朱志伟说,吴威涛的思维特别“活”,很多“海归”人才回国后都会面临的短期内水土不服的问题在他身上一点都没有。在工作中,吴威涛始终将自己的所学所研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牢牢结合,将人工智能的知识和求学期间钻研的生物力学、流体力学知识紧密融合,发掘出新的研究方向,探索新算法,构建新模型,并应用到飞行器设计、气动力预测与控制等方向。

吴威涛教授勇于挑战关键难点、行业痛点,不抱守已构建的成熟方向。他积极开拓契合我校优势学科、符合学科发展方向的新课题,深入开展研究。2019年,他的相关研究获批南京理工大学 “新方向培育专项项目”。吴威涛还承担及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在内的多项国家级项目,实现了第一个华丽转身。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陈雄教授说,吴威涛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开拓创新,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入职以来,在工作中既能顶天,做好自身顶层职业规划,同时也能立地,将规划分阶段落地。对于遇到的疑难工作能够深入研究,集思广益,体现出了不轻易放弃的韧性,因此他不仅短时间适应了新的科研环境,而且已经在与学校紧密契合的科研领域崭露头角,促进了南京理工大学传统优势领域向交叉前沿领域延伸。

  

四大法宝成就学术“高光”

吴威涛教授取得一连串高水平研究成果有四大法宝——勇于作假设的闯劲、凡事必求甚解的钻劲、咬定目标绝不松口的狠劲、保持终身学习的韧劲。

创新性科学研究没有教科书可循,因此研究过程充满不确定性,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创新性科研的基础。在从事研究时,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做大量假设,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求证,无论是证伪还是证实,都是科研推进过程的必经之路。很多创新性成果的雏形都是从海量的假设中,去伪存真后留下的。吴威涛教授曾在构建某个模型时,在数月内将自己所作的多项假设一一证伪,但他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因为他坚信只要方向没错,随着被否定的假设越来越多,离答案就越来越近。

求甚解是指要把难题真正摸清搞懂,不能似懂非懂。科研遇到难题时,吴威涛教授习惯将难题分解为若干个分支,搭建框架,厘清关系,逐个击破。吴威涛教授和学生说,在系统学习流体力学之前,它的前置学科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张量分析、连续介质力学等课程的一些重点章节要理解透彻,如此,专业课的学习才能渐入佳境。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行业间交流碰撞的机会增多,知识迭代的速度大大加快,为了保持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吴威涛教授一直保持不断学习交叉学科课程的习惯,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国内外高校在线课程,近两年已经学习了机器视觉、机器学习、飞行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控制理论等慕课内容。

吴威涛教授善于制定计划,大到未来的科研方向,小到每日要完成的任务。制定计划前通盘考虑,量力而行,一旦定下就不轻言放弃。博士学习生活让吴威涛认识到强健的身体状态是高强度工作和学习的根本保障,博士毕业后他给自己制定了每周5次一小时以上环山跑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保持至今的锻炼习惯保证了其每天的高效工作状态。早在本科二年级时,吴威涛就有了出国深造的计划,并暗自下决心完成学业后回国到一所知名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博士与博士后学习工作期间吴威涛积极把握国内动态,调整工作计划,如今已回到我校工作近三年。“在国内工作有一种强烈的踏实感和满足感,这源于我不仅是在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更是参与到了国家发展之中。”吴威涛教授谈到回国工作后的感受这样说。

 

三条标准当好学生引路人

在学生眼中,吴威涛教授是无所不能的“宝藏老师”,是“深不见底”的科研牛人,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的“别人家的老师”。

入职初期,尚未赶上博士生导师资格申请,吴威涛教授的第一个学生是协助指导的博士研究生,一年内学生就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3篇。

吴威涛教授“授学生以鱼,更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讲究“里子面子”都要有,还制定了培养学生的三条“金标准”——掌握一定的科研工具,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每个学生进入团队后,吴威涛教授会和他们逐个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知识体系和短板,听取他们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和想法。师生间每周有一次面对面交流,讨论科研进展,布置下阶段的学习任务。吴威涛教授会和他们一起探究正在阅读的文献,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一次次的讨论中,点拨学生发现前沿性的、创新性的研究大方向,设计切实可行的研究小课题。

在团队的最大的收获是科研思维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点拨,这是学生的共同感受。学生彭江舟说,当我就一篇文献里的某个观点找老师谈论时,老师不仅解答了我的疑问,还以此为基础引申出多个相关研究想法。老师还鼓励我们学会发现问题,寻找主要矛盾,继而解决问题,这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很具主动性,每完成一点进度都很有成就感。

吴威涛教授改论文“从不手软”。彭江舟说,一天凌晨3点多将部分数据给老师发过去,没想到吴老师立马回复“辛苦了,快去休息吧,我稍后再检查检查”;修改论文期间,早晨开机后都会收到吴老师半夜发过来的修改意见。

在学生李梦哿看来,吴老师永远都能有惊喜。听吴老师分析问题是一个非常享受的过程,能感受到老师对很多学科的知识掌握得相当扎实,信手拈来;大到面对新课题的学习思路,快速高效阅读文献的方法,小到好用的工具软件和实用的研究数据归类整理办法,无论多浅显的问题他都乐意解答。

吴威涛教授不仅是学生们的科研领路人,还是“实力宠学生”的后勤总管。疫情期间,学生的远程工作设备、资料有问题找到他,不管他手头有多忙,总是第一时间给学生协调解决好;学生梅宇飞是湖北籍学生,吴老师微信上“碎碎念”,少出门、多锻炼、勤洗手,甚至找了几篇《柳叶刀》的论文提醒他万不可大意;担心学生居家学习遇到某些计算量大的问题时有困难,吴老师买了新电脑,装好了系统,打了多通电话手把手教学生如何远程使用。

吴威涛教授说:“如今‘学成回国’的初心已然达成,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任务已经迈入快车道。学校党委选派我担任中法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与考验,站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起点上,我将认真学习把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加奋发有为地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