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航天精神 逐梦浩瀚苍穹——记我校78级校友、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李同玉

2019-10-18来源:宣传部作者:崔玉萌 王璐/文 朱志飞/图审核人:李涛编辑:崔玉萌阅读:6249

“从距离岸边200多公里的发射点返回陆地时,手机刚恢复通讯信号就收到了几百条消息,很多同学和老师都向我发来祝贺。”近日,在蔓菁报告厅举行的“航天与运载火箭”学术报告会上,我校78级校友、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总指挥李同玉与在座280余名师生分享了今年6月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实现首次海上发射的经历故事。今年是李同玉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工作的第30个年头,任时光荏苒,这位航天人始终坚守航天报国初心,践行建设航天强国使命。

航天精神代代传承

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期统考,16岁的李同玉考入华东工程学院(我校前身)三系学习火工品专业。本科毕业后,李同玉在湖南一家兵工厂从事了4年工艺设计工作。1986年,李同玉再次回到母校的化工学院,攻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金家骏教授。20世纪50年代,金家骏教授曾与任新民、周曼殊联合给中央军委写信,提出了在中国研制火箭武器和发展火箭技术的建议,可谓是推动我国火箭事业发展的先驱。跟随金家骏教授求学时,这位老先生早已年过花甲,但他严谨的科研作风,谦和的为人品性对李同玉产生了深远影响。“金教授现在已经一百岁的高龄了,但他对新概念、新技术接受很快,思想一点也不陈旧。他不仅传授我们知识,还会与我们探讨未来和人生,导师都把研究生当宝贝疙瘩一样对待,有一碗水绝不会少我们半碗。”

研究生毕业后,怀揣着对航空事业的热爱,李同玉去往北京,开启了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职业生涯。30年间,他从参与导弹的研制做起,先后在技术、市场、国际合作、管理等不同岗位工作,直至成为总指挥。得益于如此多样化的工作经历,如今他能够带领团队更好地协调技术、进度、人力等各种资源。

回首自己在研究院的发展历程,李同玉始终把传承挂在嘴边。研究院里大师云集、群星璀璨,但这些前辈们对年轻人总是问一答十,竭力提携。就像老一辈对自己言传身教一样,李同玉对研究院的新人也是如此,“通过老同志的传帮带,让年轻人在实践中交流成长,把知识贡献给社会和国家,时刻为国家准备着,而不是为升职准备着。”

要对成功怀有敬畏感

火箭在空间站建设、月球采样返回、火星探测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以及科学实验、军事航天建设、民商卫星发射等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火箭虽是在天上飞的,但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地面完成的。”因而点火前的所有地面工作容不得一丝差错。

1996215日,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执行首飞,将国际通信卫星组织所属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送入轨道。此次发射是长三乙运载火箭首次发射重达4吨的通信卫星,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使节受邀在美国观看发射直播。然而点火起飞后约2秒,火箭飞行姿态便出现异常,约22秒后,火箭头部坠地,撞到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李同玉在任务指挥中心转播台前目睹了这一切。这次失败在他心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自此之后,每一次发射前,尽管已经通过无数次计算、模拟轨道运行,排除了一切可能的差错,他的手心仍会紧张到出汗。“做航天事业不仅需要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更要对成功怀有敬畏感,不要做令自己后悔的事。”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实施发射,成功将7颗卫星送入约600公里高度的圆轨道,填补了中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空白,为中国快速进入太空提供了新型发射模式。谈及此次“长十一”海上首秀,李同玉介绍道,以往在陆地上发射火箭,是以光缆连接后端设备与点火系统进行控制,但海上发射则要求发射船与保障船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测量、发射及控制。除此之外,如何解决船身晃动给出筒过程带来的影响,如何在海上没有稳定参照系的情况下实现精准定位定向,都是海上发射带来的挑战。团队经过一年多的实验准备,进行了不计其数的地面验证、仿真计算,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实现了首次远距离无线测发控等多项创新,这背后凝结着集体的智慧和汗水。

从事航天工作的这些年,李同玉见证了中国火箭从“时不时掉下来”到今天——发射频次、成功率和运载能力达到世界前列的历程。“中国航天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支持,靠全国人民的关注,也要靠航天人的热情和创造力”。谈到青年一代成长,李同玉寄语有志从事航天事业的年轻学子们,要珍惜在学校的大好时光,打牢科学理论基础,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坚定航天报国的初心与建设航天强国的使命感,一代一代地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