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奔月,追梦十载——记“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兼首席科学家、我校83级校友刘红教授

2019-04-15来源:新闻宣传中心作者:学生记者 陈紫钰审核人:杨萍编辑:葛玲玲阅读:2744

     在3月30日的化工学院杰出校友返校报告会中,刘红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在座的师生笑声不断,可在介绍自己年轻求学的经历时,她却说大学的自己只是个羞涩内敛的小姑娘,“这些都是后天练出来的,我原先连说话都会害羞。”说起从前,刘红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对母校的怀念,“这次回来特别激动,真的是大不一样了,曾经的校园很古朴,现在多了青春的蓬勃朝气。”时隔多年,再次返校,刘红教授随着当初的脚步再走一遍学校,看看哪里是曾经的宿舍、教室。

  

不改变方向,不停下追求

     1983年,刘红考入当时的华东工程学院,选择了大家并不熟知的环境保护专业,“当时也是盲选,但学着学着就觉得特别有兴趣。”那时候,环境保护是一个相对前沿的学科,社会普遍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人触及,但刘红教授却一做便是36年。“我大学本科的时候每次回家火车上都会有叔叔阿姨问,‘你是学什么专业的?’”刘红笑称,“我上了四年大学,就给大家普及了四年的环境保护。”

      2004年,她被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始研究月宫一号,那时实验设备尚不健全,研究全部从零开始,一人只有一个实验台,刘红耗费十年心血,走访参观世界上各类著名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想要研究出真正属于中国的空间站。在报告中,刘红解释道,因为20年前国际空间站建立时,中国还不具备成熟的航空技术,因此被拒绝加入国际空间站的合作运行中,“我们中国人是很有骨气的,他们不带我们玩,我们就自己搞。”期间经历了各种困难,但她都一一克服。最终在2013年10月成功研制出继美国、俄罗斯后世界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有人综合密闭实验系统——“月宫一号”。2014年5月实验组完成了105天的长期高密度人体生存集成试验,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月球生命保障系统成功了,“那时候特别自豪,觉得这一生都是值得的”。

从“没人信”到“不敢信”

     在2013年12月初,在系统即将启动前,刘红邀请之前拒绝合作的俄罗斯友人前来参观,“他当时站在门口好久,迟迟没有进去,不相信我们真的能做出来。”外国研究者惊异于刘红团队以这样快的速度研制成功,甚至一度以为自己看到的是虚拟仿真画面,在确认是真实之后便流露出巨大的敬佩,“我们有一个留言册,他特别认真地说要拿回去写,结果第一次的时候把本子写倒了,就又拿回去重新誊抄了整整一页。”刘红笑着说,“他给了我们极大的认可,称我们是‘最先进的系统’。”此后在2014年的空间科学大会上,刘红团队做完报告,各国专家都前来探讨合作,她明白,只有自己强大才不会觉得前进道路孤行无伴。

    2017年,实验组进行了“月宫365”计划,由代谢水平不同的两组成员交替进行,观测他们的生理机理、心理状态等一系列变化,最终8名成员成功完成370天生活。从“没人信”到“不敢信”,这十年时间只有她最清楚究竟付出了多少,在志愿者进入舱内生活的几百天日子里,她没有一天能睡得安稳,直至成功出舱那天才放下心来。

     在刘红心中,这不仅是她的事业,更是她的梦想,在助力祖国圆梦的征途上她能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人一定要有梦想,在认定后要坚持做下去。”是她对后辈的最诚恳的建议。

仰望星空,永不止步

      1994年,刘红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获得莫斯科大学环境保护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她先后任教于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环境工程系,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从教三十余年,她教给学生的不光是知识,还有对梦想信念的不断追求。谈及于此,刘红一直在感谢曾经教过她的王乃岩老师,“是王老师教会我如何去教学生,”尽管时隔多年,她仍旧会经常忆起大学的事,“我们那个时候毕业实习在特别偏远的电影胶片厂,有一晚我们一个同学发高烧,半夜王老师急得为他到处找医生。”虽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可目睹王老师对于同学们细节处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也会感同身受。“王老师对我后来的教学生涯有很大的影响,在最重要培养三观的阶段里,他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201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刘红五一巾帼奖章时这样评价她,“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在她自己看来,科研本身是极其枯燥的事,但是有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有收获。“不拘泥于当下,放眼未来,不要只做今天要用的事,还要做明天能用得上的事,目光放长远一些,总有一天会实现梦想。”